第五百五十三章 袁世凯要下绊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53章袁世凯要下绊子
    荣禄的话,又让慈禧小小吃了一惊,忙转头用探询的目光看向另一侧的袁世凯。
    听到荣禄提到自己,袁世凯早已打起精神,见慈禧探寻的目光看过来,忙在马背上躬身说道。
    “太后,确有此事。”
    “这还是六年前,微臣在小站练兵时的事,由于微臣所请的教习全部来自德国,微臣的武卫右军也完全采用德式训练方法,其中这正步走,就是德国教习要求武卫右军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听到德国教习对于这正步走竟然如此重视,慈禧不由有些疑惑起来,迟疑着问道。
    “哀家听闻,说这德国人一向刻板务实,不喜做一些粉饰功夫,这么看来,哀家听到的那些传闻有误?”
    “难道,德国人也喜欢玩这样看着好看,可其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袁世凯也感觉出慈禧对滕毓藻有所不满,一边在心中紧张滴盘算着滕毓藻是哪里引来慈禧的不满,一边笑着解释道。
    “回太后,太后所听非虚,德国人的确刻板务实,做起事来极为严肃叫真,而且这正步走,也并非是花架子。”
    袁世凯此时已经想好了说辞,总要在慈禧这里扳回一局,即便不能和滕毓藻打成平手,好歹也要使点阴招,暗中打压对方一番。
    打定了主意的袁世凯陪着笑说,“太后,据在德国留学过军事的段祺瑞跟微臣讲,德军对这正步走极为重视,虽然阅兵时他们也会走正步,可并不是为了只是看着好看。”
    不待慈禧追问,袁世凯继续说道。
    “段祺瑞说,这德军的正步走,最早起源于德国的普鲁士,德国人认为,正步走的意义在于,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不断强化军人的严格纪律观念和服从全局的观念,而普鲁士人正是由于有严格的纪律和相互配合的大局观,才最终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如今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人认为,正是因为德军有钢铁般的纪律,才为他们战胜法国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因此,在德国人看来,严格的军纪就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非常重要标准,这就是他们强调,务必要在训练中多走正步训练的原因。”
    “哦!”
    袁世凯的话,惊得慈禧不由张大了嘴,先是看了看袁世凯后面的铁良,然后又看着袁世凯紧张地问道。
    “袁爱卿,听你的意思,是说要练出一支强军,只要把军纪练出来就行?”
    “还有,照你的说辞,滕兴甫的前锋军,之所以打得洋人百万大军屡战屡败,就是练这正步练得好?”
    慈禧的话,让袁世凯一时间哭笑不得,想糊弄慈禧是肯定不行的,不要说一旁还有荣禄和铁良这两个多少也算是知兵的,就是和滕毓藻交好的载漪也不会顾及他,回头就会向慈禧揭露这件事,那时自己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啦。
    可要给慈禧这样对战争如何进行几乎就完全没有一点概念的人说清楚,又实在有些不易。
    只是,慈禧不仅是太后,还是这个大清实际上的掌权人,如果东南互保还在,或者列强联军没撤还好说,可如今他已经是重回朝廷序列,他袁世凯可没有段祺瑞那种强项,袁世凯心中暗叹,又忙陪着笑解释说。
    “太后,这军纪严格,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令行禁止,可仅仅有严格的军纪还是不足以打胜仗的,要打胜仗,军队还要有良好的作战技能,也就是训练要好。”
    “此外,还要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还有好的战略战术.以及讲不维斯额,士卒敢战、愿战、善战,这些缺一不可。”
    “.还有兵力优势,以及天时地利人和。”
    袁世凯费了很大力气,才终于自我感觉给慈禧解释明白了。
    慈禧掰着手指,随着袁世凯述说打胜仗需要的条件,不断计算着什么,等到袁世凯说完,慈禧正要开口继续询问,可看到她的銮驾已经来到了段祺瑞和洋人公使,以及中外记者所在区域,不得不停住话。
    慈禧只是深深地看了段祺瑞一眼,就把脸转向那些洋人公使和数十名记者们。
    虽然记者们的镁光灯闪光,刺激的慈禧都有些睁不开眼,可慈禧还是眯着眼,对那些洋人公使和他们的家属们招了招手。
    慈禧破天荒的举动顿时迎来公使和他们家属们的一片掌声。
    “太后吉祥!”
    “太后好!”
    美国公使康格和日本公使内田康哉还用国语对慈禧问好。
    还有几个公使夫人也笑着用他们本国语言问候慈禧。
    这样的场景让慈禧原本还绷着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几个胆大的中外记者想要靠近慈禧的銮驾采访几句,却无一例外地被迅速跑过来的段祺瑞的部下强行拦住。
    好不容易通过了这一段洋人和记者所在的区域,慈禧才收回笑容,又皱着眉头继续问袁世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