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水师合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得不先讲出来,以免日后出现罗乱。
    今时已不同于往日,现在除了沙俄还赖在东北没走,关内已经没了列强联军的军队,朝廷也不会再担惊受怕。
    既然安稳下来,自然就会有些别样的心思,以往在战时,不会对他如何,可现在就不会在对他无动于衷了,说不好就会在某一方面给他制造一些阻力,甚至明目张胆打压也都是很正常的。
    尤其铸币和此后发行纸钞,这是滕毓藻筹措资金一及推行洋务十分重要的一环,绝对不能有什么闪失。
    最后,滕毓藻对载漪诚恳说道,“至于我们前锋军的两种火炮,我只能先公开一种,也就是没良心炮,至于那种小炮吗,暂时还不能交出去,这要等到俄国人彻底退出东北之后,我才可以拿出来.”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是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底。这十个来月的时间里,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
    首先,慈禧回鸾后,随即就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一系列旨意,首先就是追赠李鸿章为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等褒奖,并予谥文忠。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在滕毓藻看来,慈禧对实施新政的态度已经明显发生变化。
    滕毓藻以为,这同慈禧仓惶西狩,一日数惊的落魄窘困逃亡生涯密切相关,这些遭遇和不堪深深触动了慈禧的内心,为了巩固大清的统治,她才产生了实施新政,以期“自强、雪耻”。
    应该说,这次慈禧主动发出“新政”倡议,是其心理发生变化的结果,据曾在慈禧西狩途中第一个迎接狼狈不堪的慈禧的地方官员,怀来知县、如今已经调任广东雷琼道台的吴永说,慈禧在西狩途中曾经同他说起。
    “当时拳匪初起,议论纷纭,我为是主张不定……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总是当家负责的人,现在闹到如此,总是我的错头,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黎民。满腔心思,更向何处诉说?”
    还说,慈禧在追忆她当初的决策时说,“综余生平,唯此谬误”。
    慈禧在回鸾的第二天傍晚,即正式下发了要施行新政旨意,内容有。
    “……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着于论语……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难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祥悉奏议以闻……”
    滕毓藻在晚饭前,去宫中觐见了慈禧,慈禧不仅对滕毓藻接手卢汉铁路、京城外城建设,以及重建两洋水师的举动大家称赞,还当即将盖着光绪玉玺的准滕毓藻一北洋大臣名义统领两洋水师,并成立海军部,水师即日改称大清海军的旨意。
    滕毓藻进件结束后就在当晚,和杨士琦坐火车赶回天津。
    就在滕毓藻返回天津后的第三天,慈禧又正式发布旨意,成立以载漪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
    在旨意中,委任荣禄、新任左都御史爱新觉罗.昆冈,还有文渊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督办路矿大臣、军机大臣王文韶、、新任军机大臣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
    委任直山总督滕毓藻、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河南巡抚兼武卫右军总统袁世凯四人为参予政务大臣。
    由载漪牵头,由四个督办政务大臣和四大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就在新政诏书发布的第三天,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二人,就联名三次上奏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要求朝廷维新变法要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
    张之洞在递上奏折前,也给滕毓藻和袁世凯发电争取二人联名上奏,袁世凯拒绝的很干脆,不过他建议和张之洞联署一份建议取消科举的奏折。
    滕毓藻也已“对维新变法尚未深思熟虑为由”,予以婉拒。
    可张之洞似乎铁了心要督促慈禧施行宪政,依然坚持递上只有他和刘坤一署名的奏折。
    只是这两人的奏折递上之后就再无消息,应该是被慈禧留中不发了,只是传出了慈禧有意派员出洋考察政务一事。
    对于张之洞、刘坤一要求实行宪政的奏折没有得到朝廷回复一事,经过各大报刊渲染,很快就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绝大多数舆论都支持张刘二人,这让朝廷十分被动。
    直到十天后,眼见在是否实行宪政这件事闹得越来越凶,慈禧才不得不再发上谕。
    内称,.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唯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民生之转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