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记住,若是你没有收到这个消息,就什么都别做。”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那么就意味着吐蕃人在高原的战事彻底失败了,一切就都没用了。”
    骆宾王神色凝重。
    这一次他做了这么多的布局,实际上的目的只有一个,吐蕃人能够将大唐从高原上赶下来,之后大唐凶猛的反扑,这样,他才会被吐蕃人更加的需要。
    可是一旦吐蕃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能将大唐从高原上赶下来,那之后的一切就不好说了。
    不一定就是他们被皇帝算计了,而是在东西吐谷浑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毕竟他们对于东西吐谷浑大唐实力的了解来自于吐谷浑人,若是大唐有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隐秘布置,那才是要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零六章狄仁杰,朕给你特权(今日一更)(第2/2页)
    “是!”黑衣男子拱手,然后说道:“属下告退。”
    骆宾王轻轻摆手,看着远去的快舟,骆宾王轻叹一声。
    没有人能够保证计划一定能完成,就必须契丹人的突然动手。
    骆宾王知道吐蕃人不仅联系了回纥人,联系了契丹人,联系了奚族,相约秋后动手,但他也没有想到契丹人竟然提前动手了。
    这下子,奚族和回纥人,就更不可能动手了。
    走了,他也该走了。
    他如果不走,一旦李治消失的事情传到洛阳,那个时候,皇帝说不好会发疯了。
    还好,他还有最后一手。
    ……
    六月十五,乾元殿中。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向群臣道:“如今马上就要秋收,各地方刺史县令,务必抓紧此事,不得延误。”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看向一侧。
    内侍省典仪向前一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监察御史狄仁杰有奏。”狄仁杰从群臣后列走了出来,站在殿中拱手道:“陛下,臣前日接人投书,言说徐氏走私铁器之利,有分得萧氏,还有张氏等族,武氏走私铁器之利,有分得窦氏和苏氏诸族之事。”
    殿中一瞬间静谧了起来,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狄仁杰,满眼难以置信。
    这种事情,狄仁杰竟然真的直接翻了出来。
    李承乾抬头,问道:“此事可有查实?”
    狄仁杰拱手,道:“臣查过,徐氏商路,每月都有固定分红给到萧氏张氏等族,武氏商路,每月都有固定分红给窦氏和苏氏等族,若是按照朝制,当以严查。”
    李承乾听到了狄仁杰话语当中一丝不一样的味道,问道:“若是,何意?”
    “回陛下!”狄仁杰拱手,说道:“臣才能询问过其中分红比列一如往常,没有多少增减,所以臣断定,萧氏,张氏,还有窦氏和苏氏,对此中之事并无所知,但按唐律,相关诸人有失察之罪。”
    李承乾轻轻笑了,满意的点头道:“狄卿敏锐,朕心甚慰,先这样吧,相关诸人,一律暂不做处置,全部闭门自首,等待兰州之事彻底查清之后,再按照实据依律处置。”
    “臣领旨!”狄仁杰拱手,然后又从袖子里面取出两封信,抬头道:“陛下,这是臣所收到了两份举告信……此中之事,便连兰州方面都未曾察查清楚,可是却有人将其中详情牵连了出来了,臣以为有人要搅乱朝局,以为吐蕃谋利,请陛下严查。”
    “为吐蕃谋利。”李承乾朝着一侧的张阿难摆摆手,然后又看向满殿群臣道:“大唐与吐蕃开战,诸事总是与东西突厥,高句丽不同,舅舅,你觉得这其中是因为如何?”
    长孙无忌从群臣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早在贞观八年时,松赞便派遣禄东赞率众前来大唐求情,其人居长安久矣,先帝曾许其与国子监读书半年,等候贞观十三年,其人再来时,谈吐已经大有长进,同时整个吐蕃行事都有所变化。”
    “他们在学我们啊!”李承乾轻叹一声,看了眼张阿难从狄仁杰手里接过,又放在桌上的奏本,平静说道:“孙子兵法,朕看他们已经学过许多,而且在吐蕃传扬了开来。”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传旨,许天下举告吐蕃细作,有查实者,举告人可授从九品上散官文林郎。”李承乾抬手,说道:“让天下人去搜寻吐蕃细作的踪影,朕要他们寸步难行。”
    “臣领旨。”长孙无忌凛然拱手。
    李承乾看向狄仁杰,手按在密信上,开口道:“狄卿,这里面的蹊跷是你找出来的,那么就由你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吧,朕授你特权,大理寺,刑部,还有洛州府,全部予以配合!”
    “臣等领旨。”相关众人全部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好了,退朝吧。”李承乾松了口气,刚要站起,这个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