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傍晚。最终,几位老师傅同意配合修改方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比如在展馆内设立“安静体验区”,限制每日参观人数,同时为真正想学习的年轻人提供免费指导课程。
离开时,天已经黑了。林海走在南华巷的石板路上,耳边传来远处传来的二胡声,悠扬而深远。
回到办公室,已是晚上九点多。林海泡了一杯茶,坐在桌前开始整理今天的会议记录。刚打开电脑,又收到一封来自北京方面的邮件:
【林主任您好,关于巡展选址一事,我们已召开内部协调会,初步决定将主展区设在东城区某历史街区旁的一处闲置场地,该区域属临时用地,不会影响原住民生活。但仍需贵方提供详细布展方案,并确保不影响周边交通及居民作息。】
林海看完邮件,立即回复确认,并着手起草新的巡展策划书。
凌晨一点,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的城市沉睡了,但他知道,属于他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上午十点,林海准时出现在市文化局会议室,与各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协调会。
“各位,时间紧迫。”他开门见山,“北京方面已经初步敲定场地,但我们必须在两周内提交完整的布展方案,包括动线设计、设备清单、人员配置、安全预案等。”
王科长翻看着资料:“目前我们手头的三维建模数据已经足够支撑第一批展品布置,但互动装置部分还需要优化。”
小陈点头补充:“我们正在测试一种新型投影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墙面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展示,适合老城区环境。”
林海点头:“很好,这部分由你负责推进。另外,我们要在巡展现场设立‘口述史采访角’,邀请当地居民讲述他们的故事,增强展览的真实性和情感共鸣。”
周晓芸迅速记录:“我会联系几家在京高校,看看有没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采访工作。”
会议结束后,林海马不停蹄地赶往电视台,接受一档关于“智慧文化城市示范区”的专题访谈节目录制。
镜头前,他语气温和但坚定:“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陈列品,它应该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传统与科技融合。”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对“梦城百年记忆”展览产生兴趣,并期待在北京能看到完整版的巡展。
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非遗体验区是否过度商业化”的讨论也逐渐平息。林海团队及时发布了调整后的运营方案,并公布了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视频,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一周后,林海再次前往北京,亲自与巡展筹备组进行对接。
在座谈会上,他展示了全新的布展构想:以“流动的记忆”为主题,通过模块化展台、沉浸式影像、AI语音导览等方式,打造一个可移动、可复制、可持续的文化展览模式。
“这不是一次单向输出的展览,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行动。”他在发言最后强调,“我们希望每一个走进展区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记忆。”
会议结束后,北京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当场拍板确定合作意向。
回到梦城那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林海站在机场出口,望着这座熟悉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初心,文化就不会消失,历史也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