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龚樰·苦恋(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这白里透红的小脸蛋,这小嘴,谁见了不想亲一口啊。
    魏明比比划划让屈教授去休息,她心说瞧把你急的。
    屈教授起身让出了座位,没走远,有些玩味地看着魏明接下来的动作。
    魏明:我能有啥动作,这可是1979年,别说亲小嘴了,腿我都不敢摸啊。
    他把屈教授放在桌面上的《十月》杂志拿起来看。
    事实证明龚樰是对的,火车上还是杂志更容易看进去,都是一个一个的故事,看着不累。
    难怪将来《故事会》可以每期行销几百万册,多少人的漫长旅途就指着它解闷了。
    也不知道屈教授是什么时候走的,不过半小时后,火车靠站停车,龚樰醒了。
    “魏明同志,你回来了啊。”她捂着小嘴打了个哈欠。
    魏明笑笑:“屈教授聊天这么催眠的吗,把你都说困了。”
    “哪有,我昨晚没睡好,”龚樰娇嗔道,“而且屈教授很有学问,她懂得很多。”
    “哦,她都教授你哪些知识了。”
    龚樰脸突然红了,屈教授是研究传统民俗文学的,她跟龚樰讲:其实织女比牛郎,七仙女比董永大好几千岁呢。
    哎呀,这个屈教授真促狭!
    “不告诉你。”龚樰战术性喝水掩饰害羞。
    放下水壶,她见魏明正在看《十月》上的一篇文章,忙道:“你接着看,看完了跟我聊聊这个。”
    魏明:“这个吗,《苦恋》?”
    “嗯,聊聊。”龚樰感觉自己突然就不困了。
    刚才魏明打开目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篇作家白桦创作的电影剧本,所以直接从这个剧本开始看起。
    哪怕80年代初他生活在农村也听说过关于《苦恋》的大讨论,而且持续了将近三年时间。
    而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从未看过最终成片,网上也找不到关于这部电影的片段。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禁止观看的片,没法翻身的那种,据说成片锁在长影厂厂长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永无出头之日。
    龚樰这么关心这个剧本,就是因为知道这是长影厂的项目,而她演的《祭红》也是长影厂的,他们之间也算是有一些香火情。
    等魏明看过之后,她问:“你觉得我能演好女儿星星这个角色吗?我爸爸也是画家,而且和男主角遭遇差不多。”
    她觉得这个角色简直太适合自己了,量身打造一般。
    魏明想了想,确实适合,男主的女儿最后因为爱情背井离乡去了国外,这点跟龚樰后来的经历也很吻合。
    但魏明却道:“这部电影你还是不要接了。”
    “为什么啊?”
    因为不想你做无用功啊。
    魏明反问:“对于这部电影你知道多少?”
    “好像这是长影厂彭宁导演的项目,他委托作家白桦创作了这个剧本。”
    魏明后来一直在圈内混,知道的更清楚一些。
    “黄永玉你知道吧。”他问,重生者们很喜欢买,买完就忘的猴票就是他画的。
    “当然了,湘西鬼才,著名画家。”龚樰爸爸就是画家,只是名气差远了,这些知名画家她可是如数家珍。
    “这个剧本就是根据他和他女儿的真实经历改编的,”魏明缓缓道,“建国前黄永玉在香港《大公报》工作……”
    当时老黄在《大公报》还有一个同事叫查良镛,建国后,黄永玉在燕京的表叔沈从文写信邀请他回内地建设祖国。
    老黄还要叫查良镛一起回来,查没回,后来查的父亲死了。
    老黄和他表叔则……
    “你懂了吧。”
    龚樰懂了,因为疑似有海外关系,她家那时也不好过,所以平时她都是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的。
    她刚刚只顾着角色符合,却差点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经过魏明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嗯,还是不要碰比较好。
    其实也不是不能碰,类似的伤痕文学和电影这些年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只不过《苦恋》里面有些台词实在太不含蓄了,其中有一句是直接从《茶馆》里改过来的,可那会儿是清朝、民国,能用,但现在不能用。
    挺这部片子的也不是没有,要不然也不会剧本被批的情况下还成功立项拍摄,甚至海报和上映通知都登上了《大众电影》,但最后时刻还是叫停了。
    只能说两种思想在这部电影身上博弈,一方惜败。
    但这个时期已经算是给电影工作者话语权最大,自由度最高的时期了。
    龚樰最后感慨了一句:“你懂得可真多!”
    才十几岁怎么会这么博学啊!
    魏明:“我就不懂沪语啊,教教我呗,好姐姐。”
    一声“好姐姐”让龚樰酥酥麻麻的,她咬咬唇,轻声细语道:“好呀,吾教侬~”
    ……
    (今天第一章提前更了,月初很关键,求保底月票祝老佛一臂之力啊or2!)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