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萨诺瓦一脸迷惑:“酬劳?不是刚给你么?”
“不不不!”欧扬非常礼貌地晃了晃手指,“那是之前的酬劳,我要的是今天的酬劳,既然你们算得这么清楚,那么从大学到这里,难道不必支付酬劳吗?”
萨诺瓦不禁皱紧了眉,还真不知道应不应该拒绝。
今天给了,明天呢?
免疫者数量很少,愿意和巡逻队出任务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了两千刀得罪这小子,怎么算怎么得不偿失。
权衡利弊,萨诺瓦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赢了,德里克,钱我来付,一千刀够吗?”
“开什么玩笑?”德里克立马就不干了。
“一千五?”
“三千!”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2100刀成交。
欧扬整个人都不好了,看德里克的目光一变再变。
好家伙,你搁这儿宰冤大头来了是吧?
德里克感觉到他的视线,不仅没有分毫羞愧,反而朝他笑了笑。
“我还需要消音器、红点和光瞄,三倍四倍都行,微光夜视仪有没有?”欧扬又问。
“嘿嘿,红点和光瞄没问题,消音器也可以,夜视仪就算了,那玩意我可付不起!”萨诺瓦赶紧叫停。
“你就是给再多钱,我这儿也没有!”德里克黑着脸说。
又是一轮讨价还价,总算把需要的配件全部凑齐,欧扬当场就把子弹压进弹匣挂在身上,配件交给德里克装在枪上,只把备用弹药提在手里。
拥有这么多弹匣,几乎是梦里才会出现的景象,欧扬昂首挺胸,大有踏平棕熊的气概。
一个满弹匣重约400克,八个弹匣400发子弹,也就3.2公斤。
说实话,挂在身上确实有点重量,活动起来没平时那么方便,但这已经非常好了。
要知道,一个AK47的满弹匣,重约570克,八个弹匣240发,重量就有达到4.5公斤。
一个M4满弹匣470克,八个弹匣240发,重约3.7公斤。
整整160发子弹,三个弹匣的差距,一旦遭遇意外,是多么大的优势?
什么?你说冲锋枪射程近,威力不足?
老子是又不是来打仗的,应付一下感染者,自保而已,一百多米的有效射程足够用了。
再远,欧扬也是真打不准。
付钱的时候又出了点小意外,萨诺瓦压根儿没带米刀,可局势一天紧似一天,谁也不知道萨诺瓦这一次离开了,下一次还有没有命回来。
无奈之下,萨诺瓦只能签了个字据,从欧扬手里暂借一笔米刀才解决问题。
出门的时候,萨诺瓦脸都绿了,暗下决心,回去之后马上联系加里森,说什么也得把这笔钱给报了。
两个人耗费了不少时间,但直到离开枪店,货车仍未进入,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进入仓库,没多一会儿,满载的货车又重新开出来,在装甲车的护送下返回棕熊大学避难所。
自己跳进坑里的萨诺瓦完全没有说话的兴致,其他人觉得气氛不对,也都老老实实闭上嘴,就这么在沉闷的气氛中一路返回。
即将抵达避难所的时候,欧扬惊讶地看距离大学不远,就有一处米军的封锁线!
他不动声色地留了心,返回宿舍之后,立刻取出地图找到棕熊大学的位置。
仔细一看,好家伙,从这里继续向东,没多远就是维克区!
虽然他还不知道维克区内到底有多少封锁线,但身处中心区,和进入维克区,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好吧?
这一刻,欧扬心里的野草疯狂生长,但他只能压抑浮躁的思绪,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
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法子,才能离开这里,尝试通过封锁线。
接下来的几天过的很平静,搬运物资和随队巡逻就是欧扬所有的日常,他渐渐习惯了避难所里的生活。
期间加里森没再出现过,除了12万刀,压根儿没人提起另外两个条件。
欧扬主动提起,也被萨诺瓦故意岔开话题。
也不知道是真没办法,还是故意赖账,逼急了就全推到加里森身上。
欧扬慢慢发现,生活区里的老米并不似想象中那样团结,他们分成若干个小集体,通常只和熟人交流,而对不熟悉的人始终抱着极高的警惕,就连宿舍都不肯挨在一起。
而且避难所不禁进出,人员变化非常大。
欧扬原本还担心黄毛报复自己,然而只过了两天就踪影皆无。
后来才知道,黄毛感染发病,陷入幻境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不想给其他人添麻烦,主动离开避难所。
有人背后对欧扬指指点点,说黄毛是在发病的情况下,才说出那些歧视的话,情有可原什么什么的。
原本欧扬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儿,可偶然听到老米的议论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怼回去——幻觉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放大感染者心中的想法,如果是打心眼里没有歧视的念头,又怎么会在陷入幻境后,做出歧视的行动?
态度强硬的结果就是遭遇更多冷眼和排斥,不过老米本身也不抱团,倒也无所谓排不排斥。
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阴暗。
然而变故总是发生在无意间。
这一天欧扬正在用餐,忽然发现四周的声音越来越小,他立刻警觉起来,疑惑地抬头,发现众人的视线集中在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身上。
他的盘子里明明已经空了,却仍用根本不存在的刀叉,吃着同样不存在的牛排,每隔一会儿,还要端起不存在的高脚杯喝上一口,露出十分享受的样子。
现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发病了,但他的幻觉对其他人没有威胁,大家渐渐放松,各忙各的去了。
可每个人的心情都沉甸甸的,像在怀里揣了块石头。
那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病,次数越来越多,间隔越来越短。
过了很久,那人才恢复过来,从其他人那里听说自己的情况后,那个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随后,那个主动请求进入隔离区。
欧扬知道,在这个地方,病情不断加重的感染者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加入研究所,主动充当被研究对象;
二是进入隔离区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