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风云汇聚金陵城,严世蕃沉重的父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毕竟朝廷宣布入仙朝,已经有一年多,将近两年了,他们可还没见过仙法呢。
    如今,朝廷终于肯定对他们开放仙法,就问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仙法,修仙,长生,谁能淡定?
    第二件事,自然就是“仙明重工”的国策推行了。
    不同于变法,考虑到的是人心,朝廷体制,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精确到方方面面,这“仙明重工”只是改造大明。
    还是那种肉眼可见的改造,自然快的很,也不需要什么准备阶段。
    仙工之物造出来就能投入使用。
    像是朝廷还没有对外宣布步入仙朝时,就已经开始研究的“大地宝轮”,虽然缓慢,但随着徐璠的修为增加,打造速度也快了不少。
    甚至为此,徐璠更是不断的完善“大地宝轮”工序,确保其他修仙者也能完成打造。
    因此,当那一批仙苗抽调入“仙明重工院”后,两个月的时间,就为朝廷打造出了三十架。
    其中十五架用于整个顺天府的建设。
    十架,调拨入瀛州府,用于瀛州府灵田的开拓。
    最后五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拨入了南京。
    而这原因,则是因为司礼监秉笔大监黄锦,在玉熙宫议政时提出,南京作为陪都,又是太祖和成祖时的国都所在,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毕竟这天下人人都知道,大明朝有两京一十三省的划分,作为仙朝陪都,自然不能太寒酸,不过黄锦的提议,皇上并未第一时间同意。
    有些事情虽小,但若涉及的地域太过于敏感的话,自然会引起朝堂众人的一番讨论。
    比如此时,严府之中。
    “这黄锦突然提议给南京城拨调五架‘大地宝轮’,莫非是皇上的意思?”严世蕃看向老爹严嵩,语气中有着试探之意。
    谁都知道南京城很敏感,明明是大明第一座修仙之城,这是仙朝发展绕不开的一步。
    可谁让这事徐阶没有没有经过皇上同意就擅作主张的做了,徐阶也因此被踢出了内阁,被贬别去了瀛州府做知府。
    如此一来就导致了,谁都知道南京城需要发展,但谁都不愿意去动请命。
    这事儿如果放在明面上去请命的话,那么皇上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如果同意的话,那就说明当初徐阶做法是对的。那岂不是显得皇上有些小气了?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大明朝的第一个修仙试点已经起来了,若是再另择他处的话,岂不是浪费资源?
    若是一般的钱财的话,以现如今大明仙朝的财政自然是可以随意挥霍,可若是修仙大城的话,那以现在的灵物资源根本不支持这么做。
    所以黄锦突然提出要给南京城拨掉“大地宝轮”明摆着就是要发展南京这座修仙大城。
    黄锦的背后是吕芳,吕芳的背后是皇上,那说白了,黄锦今日的举动就是皇上的意思了?
    “其实南京这座修仙大城能否发展,重点不在于是否会涉及到皇上和当初徐阶之事。”严嵩没有说话,第一个开口的反而是严绍庭。
    如今的严绍庭,越发的成熟稳重,并且在严嵩的刻意培养之下,已经允许他随意发言。
    而严世蕃对这个儿子虽然表面上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说到底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因此见严绍庭主动说话,倒也没有给什么难堪,反而是抬眼看了过去。
    “父亲,”严绍庭对着严世蕃点了点头然后道:“对我们严家来说,重点是入场!”
    “入场?”听到这话,严世蕃若有所思,但却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儿子严绍庭。
    “父亲如今是户部尚书,官员俸禄如今也是由户部拨发,可是还考量了仙禄?”
    然而,让严世蕃没有想到的是,严绍庭的思维太跳跃了,话锋一转直接跳到了朝廷官员的俸禄上,尤其是还提到了仙朝百官的“仙禄”。
    “你问这作甚?”严世蕃眉头皱了皱,不过还是道:“仙禄制度,基本上已经完善,按照品阶发放仙禄,四品不管是正四品还是从四品,统一每月十两灵米,灵酒十坛,灵茶八两。”
    “三品统一每月十五两灵米,灵酒二十坛,灵茶一斤,二品每月二十两灵米,灵酒三十坛,灵茶两斤,一品每月三十两灵米,灵酒四十坛,灵茶三斤,还有一些丹药等等……”
    当然严世蕃虽然嘴上说着,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仙禄而已。
    官员的仙禄,还有其他来源,比如逢年过节的恩赏,还有一些突出政绩,也会封赏,尤其是为官时,政绩上的重大突出。
    甚至这一条规则,还下发给了所有四品以下的官员知晓,只要有人贡献都能得到仙法和仙禄,就算不是京官,没有四品也有机会的仙法。
    至于其他的仙禄,比如五军都督,还有三大营的提督,再比如内阁,司礼监这些,这些人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