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过是表演,天下哗然,重写西游释厄传,三教之乱,已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单纯,不是笨。
    看透今日这场大戏后,清风只觉得,山下人真无趣,不如修炼去。
    见清风不说话,张慎行只当她是强装镇定,然后继续道:“朱子曾言:佛家初来中国,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经,如说空处是也。”
    “后来道家做《清静经》,又去偷佛家言语,全做得不好。佛经所谓‘色即是空’处,他把色、受、想、行、识,五个对一个‘空’字说,故曰‘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谓是空也。”
    “而《清净经》中偷此句意思,却说‘无无亦无’,只偷得他‘色即是空’。”
    “却不曾理会得他‘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意,全无道理。”
    “佛家偷得老子好处,后来道家却只偷得佛家不好处。譬如道家有个宝藏,被佛家偷去。后来道家却只取得佛家瓦砾,殊可笑也。”
    说完,张慎行语气一顿,而后摇头失笑,道:“然而在我看来,朱子此番言论,却多有宽容……不过是两个窃贼互偷而已。”
    这番话一出,张居正等人眉头都是一皱,不过却也没说什么,他们都看出来了,张慎行是故意的,就是要激怒清风。
    而清风,听到张慎行说老庄是窃贼,就算再怎么不在乎,也不能任由旁人这么说道家,顿时小脸也是不由的一板,冷了下来。
    袖口里,小拳头捏的梆硬,灵气隐隐旋转,灵气波动则是在场几个修仙者一惊。
    嗯,倒不是惊讶于清风灵气波动,而是惊讶于清风要动手。
    “张御史,”就在这时,严嵩突然慢吞吞的开口,道:“圣人几时说过佛道两家是窃贼了?”
    严嵩突然开口,让大殿上一静。
    张慎行见严嵩开口,也是收敛脸上的笑意,心中有些紧张,不敢与严嵩对视。
    别看他背叛严家,在西苑外死谏的时候,勇敢异常,可当真正跟严嵩对上的时候,几乎是本能的,身体有些莫名的畏惧。
    “论道,引经据典,在所难免,也是必要的,但莫要歪曲圣人之言,有损圣人名头,毕竟你今日代表的是儒家。”
    “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若是传出去了,旁人只会说圣人狭隘,背后论他人长短,作长舌妇人之举,主子身后名,岂不因你而玷污?”
    严嵩就这么慢吞吞的说着,但整个大殿上众人都鸦雀无声,甚至大气都不出一声。
    这一次,内阁首辅的霸道与强势,再次得以体现。
    “下官明白。”张慎行只能闷闷说道。
    “继续吧。”严嵩点了点头,又缓缓坐下,低眉垂目,伸出手烤着火。
    经过严嵩这一打岔,清风也收起了灵气,知晓刚才自己动用灵气,严阁老等人察觉到了,也明白,自己刚才冲动了。
    不过,她确实想动手,要不然念头不通达,她们修道的,修的就是念头通达。
    而且以修仙者的手段,一道灵气,足以让眼前之人,吃尽苦头而不自知!
    看着张慎行,又看了看在场众人,清风心中越发的感到不耐和无聊起来。
    “所以,下官以为,一个连自家学说都看不清,却要剽窃他人学说之辈,岂能妄谈治国?岂不是与那稚子胡闹一般儿戏?”
    听到这里,众人知道这是在说道家学说来历有问题,用他人教义治国,像是在胡闹。
    说完道家教义主张来历存疑,否定此前清风的自辩后,张慎行又继续道:
    “再则,《道德经》所言: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此言虽有其理,然若一味放任,不加以管束,则恐天下大乱。”
    “儒家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此来规范人心,使民间井然有序。这些都不是道家无为之治所能比拟的。”
    “又有《礼记·曲礼》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儒家之礼,不仅在于规范行为,更在于引导人心向善。”
    “礼法并举,德法并重,乃是儒家治国之根本。若无礼法,则百姓无所依循,天下必乱。”
    “故,道家之无为,虽可简化政令,然若无德法之规范,则天下必陷于无序之中。”
    这是在对道家无为而治进行批判和否定。
    今日论道,就是从清风自辩“道以修仙扰政”,提出道家无为而治,进行解释“修仙”和“扰政”,所以张慎行就以此穷追猛打。
    “道家言“无为而治”,非谓全然弃绝法度,而是强调顺应自然之道,简政放权,使人民能够自我调节,自发形成良好秩序,然而……”说到这里,张慎行语气一顿,道:
    “下官以为,若无明确之法度,则百姓易生懈怠之心,社会难保其安定。”
    “又有《论语·卫灵公》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言,恰恰说明,儒家之德治与法治并重,而非单凭自然之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