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孔贞干:完了!腹黑的清风: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冤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时下手,还是只对佛门和道门出手?
    万幸,祖宗保佑,皇帝终究是没有对儒宗出手,现如今大明朝大面积的对佛门和道门出手,这就说明,自己当时猜对了。
    终于,这一个月来,他第一次踏入祠堂,他终于可以用事实,来反驳儿子当初的那一番话。
    他要告诉儿子孔尚贤一个道理!
    那就是儒宗的地位和能量,远远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千年之宗,岂会经不起风浪?
    千年之宗的能量,即便是皇帝,也会忌惮无比,不会轻易的对儒宗出手!
    纵观史书,从古至今,王朝更迭,霸主沉浮,唯有他儒宗,永远屹立不倒。
    “父亲,”孔尚贤跪在蒲团之上,低眉垂目,面前祖宗灵位下的烛火闪烁跳跃,灯火照映之下,他的面庞变得晦暗不明,“你错了。”
    听到儿子孔尚贤的话,孔贞干的面色一沉。
    他没有想到这个逆子,到了现在竟然还不肯承认自己看错了。
    这一个月虽然他勒令孔尚贤在祠堂罚跪,但却没有禁止仆人给孔尚贤传递外界关于三教之争的消息,为的就是要和儿子争出一个对错来。
    当然更多的也是给自己心中一个宽慰。
    现在朝廷只对佛门和道门出手,对儒宗却是视而不见,胜负已分,这逆子竟然还不知错。
    “您可还记得,那个写出‘西游释厄传’的吴承恩?”孔尚贤声音平静,但听在孔贞干的耳中,却有一种莫名的迟暮之气。
    “哼,”孔贞干发出一声冷哼,“区区三流文人而已,也不过是这次三教之争大势之下的一颗棋子,何必言说。”
    挑起儒释,道三教之争的关键因素,其实吴承恩的‘西游释厄传’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毕竟大明百姓对于所谓的佛门,道门学说,教义,了解的并不多。
    最片面单一的就是,佛门可以求佛许愿,道门都是修仙炼丹的道士这些。
    但是‘西游释厄传’一出,再加上吴承恩的刻意去描述,介绍的写法和剧情安排,一下子就让大众对佛道二教有了更深的了解。
    比如佛门说因果报应,来世今生。
    而道门则讲究当下,讲究修炼成仙、长生不死,不将希望寄托于六道轮回,来世未来。
    也是因为吴承恩的‘西游释厄传’,所以大明百姓才能在短时间内对佛道二教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并发展成双方的信徒和拥趸。
    所以,在孔贞干看来,吴承恩也不过是一个儒宗众多工具之中的一个而已。他不明白这个逆子突然提起这个三流文人有何用意。
    “儒释道三教之争,佛门和道门迎来了清算,却偏偏对儒宗视而不见,”孔尚贤声音平静,但语气当中的垂暮之气却愈胜道:“所有人都能看的明白,皇上要对儒宗动手,而我孔家带头反抗,然后由此引发了三教之争!”
    “现在皇上处理了佛道二教,却放过了儒宗,并对其视而不见,父亲……”
    孔尚贤说着,微微回头,抬眼看向孔贞干高大的身影,语气沉凝,道:“皇上这是在告诉世人自己知错,向儒宗向孔家认错妥协了吗?”
    “敢问父亲皇权尊严何在?”
    “我再问父亲,自古以来,有皇帝下罪己诏,可有皇帝向某一个人,某一家认错?”
    “眼下的平静真的是结束吗?”孔尚贤说着,儒雅的面庞在烛火的映照之下,一半显得光明,一半阴沉,隐入黑暗,道:“可曾听闻,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眼下的一切,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孔家,再无退路!”孔尚贤说话的同时默默转回了头,同时低下了脑袋,闭上了双眼。
    “哗!”这一刻身后门窗猛地被一阵飓风所撞开,狂风涌入祠堂,霎时间灯火哗然。
    孔贞干的长袍被吹得猎猎作响,孔尚贤跪在祠堂,与被狂风裹挟的灯火一起,像是整个孔家一般,身处于暴风之中,飘摇孤立。
    “轰!”在孔尚贤话音落下的瞬间,孔贞干脑海中惊雷炸响,立于风中浑身麻木,遍体生寒,脖颈间似是有大刀裹挟寒意落下。
    嘉靖四十八年,九月十五,中秋。
    西苑,玉熙宫内,内阁和司礼监众人分站两列,裕王跟晋王二人端坐于御座之下,严嵩依旧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低眉垂目。
    嘉靖没有露面,不过他没有露面,而是在灵田小院里修剪着一株尚未成熟的灵桃树。
    这是他不久前前往修仙世界搬运而来。
    这是他在修仙世界四方城,花了五千灵源专门购买的九品灵植。嗯,那掌柜说,这灵桃树是可以进阶的,按道理讲成长到一品灵植没问题。
    九到七品时,结的灵桃,服用后功效和普通的灵米差不多。
    不过在六品到四品时,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都是按年份计算的,分别是十年、三十年、一甲子、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