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江湖是人情世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阳光懒散地透过办公室木质窗棂,斑驳地洒在古色古香的桌面上。
    李吉与小岳围坐一桌,茶香袅袅。
    许久未见,自然要好好聊聊。
    也提点一下这个憨憨。
    “小岳,你还记得去年年底,侯耀闻收郭得刚为徒那档子事吗?”
    李吉轻抿了一口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邃。
    小岳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几分敬意:
    “当然记得,那可是德云社的大喜事!”
    “师傅终于有了正宗师承,对整个社团都是莫大的鼓舞!”
    李吉微微一笑,笑容里藏着几分意味深长:
    “小岳啊,你还是太年轻,看事情只看到表面。”
    “收徒之事,虽看似互利,但郭得刚早已不是初出茅庐,需要依附他人的小角色了。”
    “他在燕京城里,早已小有名气,绝非外界传言的那般困顿不堪。”
    说到这里,李吉神色一正,仿佛要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且,侯耀闻先生的收徒标准,你可曾细想过?”
    “或者我换个问题,你有想过侯三为什么要收郭得刚吗?8”
    小岳一愣,摇摇头,显然对此并未深思:
    “不是因为师傅相声说得好?”
    “哈哈,这只是原因之一。”
    李吉嘴角微微上扬:“想想看,侯三爷这些年收的徒弟,哪个不是功成名就的相声演员?”
    “刘际、马小平、姜桂成、奇志,还有和你师傅同时拜师的荆林野,那可是抚顺当地的曲协主席。”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李吉话语中带着几分点拨之意。
    小岳闻言眉头紧锁,细细回味之下,若有所思:
    “还真是这样,那……师傅他……”
    “如果郭得刚真到了被人欺负得混不下去的地步,他根本入不了侯三爷的法眼。”
    “侯三爷在相声界,可是出了名的喜欢摘桃子。”
    李吉话语里带着几分讽刺,却也道出实情。
    小岳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原来如此,可师傅总让我们感激师爷……”
    “感激自然是要感激的,毕竟有了师承,但也没必要将其神化。”
    李吉又抿了一口茶:
    “侯耀闻收揽郭得刚,更多的是想让他成为铁路文工团的签约演员,最终转为体制内演员,为铁工文工团说唱团效力。”
    “就像奇志、刘际他们那样,这才是他为郭得刚设计的职业道路。”
    “你想想,你这位侯三师爷是不是提过这事儿?”
    李吉话语里透着几分睿智。
    小岳沉思片刻,点点头:
    “确实,师爷曾多次提及要给师傅办理正式入铁路文工团编制的手续。”
    “可实际上,郭得刚的成名过程中,铁路文工团说唱团的作用并不大,更不是关键性因素。”李吉继续帮小岳分析:
    “侯耀闻给了郭得刚一个师承,看似是保护他免受欺负,但实际上,如今的相声界,师承已不再那么重要。”
    “海青杨议拿了大奖后,被铁路文工团和燕京曲艺团争抢,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何况,郭得刚在拜师前,名义上还是杨志刚的徒弟,他在天津园子里聘请尹笑声、刘文步时,用的也是杨志刚徒弟的名号。”
    小岳听得一愣一愣的,显然被这番话震撼不轻。
    “最关键是,媒体界的白领精英、凤凰卫视他们,可不是因为郭得刚是谁的徒弟才推荐他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你师傅的作品。”
    “媒体上给郭得刚的称号是‘草根英雄’、‘草根相声’,如果他是铁路文工团的正式在编演员,这个称号可就不太合适了。”
    李吉话语里透着几分犀利。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师傅没正式加入铁路文工团,保持着草根代言人的形象,才让媒体对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小岳若有所思。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李吉拍了拍小岳肩膀:
    “小岳啊,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啊!”
    “就拿这次你师傅邀请我参加天津相声专场来说,不也是人情世故?”
    “我估计,你师傅没准看中的是我手中资源,尤其西瓜视频的宣传资源!”
    听到李吉的分析,小岳没敢吱声。
    心中却信了几分。
    毕竟,现在德云社谁不知道小黑胖子就是靠网友在西瓜视频上发的视频火起来的!
    李吉望着小岳,继续道:
    “前几天,《新京报》发表的水晶剧评,《三联生活周刊》的专访,这些都是你师傅精心策划的结果。”
    “正是这些报道,引发全国媒体对你师傅的追踪报道,也让德云社出现通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