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目前你出去干肯定比留在家具厂赚得多,而且又不是辞职,可以回去继续工作的。”
李梅一听苏如意这么说,瞬间就安心了。
“如意,还是你懂得多。”
王慧婷无语:“妈,如意姐说的话,跟我说的有啥区别!”
“你如意姐比你靠谱多了。”
“妈,你就是不信我们。”王慧婷气鼓鼓道。
别人家后妈继女关系都不怎么好,她以前一个小学同学被后妈磋磨,跟那小白菜似的可怜。
天不亮就要起床洗衣做饭,每天伺候一大家子,还要被骂吃白饭的,小学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在家吃得最少干得最多,时不时还挨打,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苏如意准备要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说李梅这个后妈,也指不定怎么磋磨童爱华前头那个女儿。
谁能知道她们家这么奇葩,她妈就听继女的,对她和她姐的话全都无视,总把她们当孩子,从来不听她们的意见。
李梅:“你们什么时候跟如意一样能干,再说这事。”
王慧婷撇撇嘴,没话可说了。
她自觉自己也很聪明能干,不过比起苏如意,那确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李梅第二天就去申请停薪留职了,王慧婷都被吓了一跳,她妈以前可没有这么利索,都要犹犹豫豫很久才做决定,经常还是继父去带头,她才跟着。
就如同当初要再嫁,那也是周奶奶一手操办的。
谁能想到,竟然这次这么积极。
王慧婷感叹:“金钱的力量真是伟大啊。”
苏如意在王慧婷牵线搭桥之下,第二天晚上她就提着点心去卢秋雨家了。
路上王慧婷跟苏如意述说卢家基本情况,“卢秋雨爸爸在乡里当乡长,那个乡比较偏远,到县里得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因此平时经常不在家,都是曾阿姨带着秋雨的。
曾阿姨可能干了,很早之前就有机会成为副厂长的,我听说她要是坚持,现在肯定是厂长了。可秋雨从小身体不好,又没有人搭把手,她爸当时在乡下也经常回不来,曾阿姨就去了工会。”
这年头很多女性为了家庭孩子,明明有能力都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到清闲但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位置上。
王慧婷说到这里,忍不住吐槽:“要是曾阿姨是厂长,我觉得纺织厂也不至于像现在一样,肯定越来越好的。曾阿姨能干,还特别有品位,她主导生产肯定能跟得上时代。男人懂什么纺织,他们那眼光太差了,生产出来的布料土不拉几的,乡下
人都不爱买。”
开放以后,从前鼎盛的纺织厂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作为县里王牌级别的厂子,最辉煌的时候,连市纺织厂都是不放在眼里的,甚至能跟省纺织厂平分秋色。
可是这样的成绩,让后来的厂领导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了,计划经济时还好,开放以后逐渐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市场,可还是坚持用老一套。
市场竞争那么激烈,还不以为然,等到反应过来时,市场都被占领了大半。
于是效益越来越差,现在都发不全工资了。
想当初,纺织厂多牛气啊,纺织厂子弟走出来都是鼻孔朝天的。对比之下家具厂是个小厂子,那都能矮人一节。
虽然都是厂二代,却也是有鄙视链的。
苏如意越听,越觉得找曾国琴最合适。
纺织厂要比家具厂大得多,生活区里光是篮球场都有三个,还有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等,可见当初鼎盛时期的繁荣。
卢秋雨家是住在一梯两户的单元楼里,条件要比王慧婷家好得多。
王慧婷羡慕道:“秋雨家是三房一厅,有专门的厨房,而且可大了,里面能放桌子吃饭,还带有独立卫生间呢。”
卢秋雨家就她一个孩子,因此她不仅有自己独立宽敞的房间,他们家还有一个房间是专门的书房。
王慧婷第一次上门的时候,那叫个羡慕啊。
竟然有人家里还有专门睡人的书房!真是太奢侈了。
苏如意也羡慕了,她也想过外面租房子,可这年头在小县城里,真没几个对外出租房子的。
就算有,条件也很差,要跟主人家住一个院子里,院子里好几户人家,闹哄哄的,苏如意觉得还不如留在家具厂呢。
敲开门,是卢秋雨过来开的门,她笑盈盈道:
“我刚才在楼上就看到你们了。”
卢秋雨打量着苏如意,虽然早就知道苏如意这个人,也在街上看到过,可正式会面却是第一次。
王慧婷没少跟她们提起苏如意,尤其从省城回来后,都要成为苏如意的迷妹了。
因此卢秋雨对苏如意并不陌生,只是近距离看到本人,她还是有些诧异,明明比她们大不了多少,怎么就这么能耐呢。
卢秋雨请两人进屋,还拿出了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