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么方面的塑料制品?”
“目前主要是生活类的,比如塑料盆、塑料杯、塑料袋等等,别看我们塑料厂是新建的,可有不少类型机器,都是国外进口的,只要数量足够,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定制。”
苏如意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家塑料厂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优势的主营项目。
目前生产的塑料制品,相对来说工艺也没有那么复杂。
可马慧又对厂里的机器非常自信,估计有什么渠道拿到机器,人才有没有可就不好说了。
有渠道进口机器的,那都是有门路的。
这年头虽然有很多白手起家发达了,可也有不少人本身家世就不差,在做生意初期就获得各种资源渠道。这些人成功概率要大得多,冒的风险也比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少。
那些后世大佬,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苏如意点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并未对马慧道出自己的来意,一路都在观察着厂子的情况。
王慧婷看苏如意没说话,她也没有出声。
马慧领着两人进入会议室,她出去给两人倒茶的空隙,王慧婷低声道:
“感觉这家工厂还挺靠谱的,比我们家具厂管理得好。”
“看表面确实还行。”
王慧婷一听这话,就明白深层的意思。
“姐,你觉得他们只是表面光?”
“是不是表面光我还不清楚,至少刚才看到的,这家厂子业务并不多。
苏如意出入过很多厂子,前世他们村有很多人办厂子的,拆迁后大家虽然各自住在不同地方,她更是跑到风景怡人的郊区去了,可每年分红的时候,全村都会聚在一起。她家就她一个代表,所以她每年都会参加。
聚会时,她没少听那些开厂子的人说自己厂子的事。因此,对于工厂情况还是有些了解,她刚走了一圈就感受到不对劲。
具体哪里不对她也说不好,但是以她的经验,厂子的运营情况应该不像看起来那么有条不紊。
不管怎么说,还是谨慎为妙。
她就那么一点本钱,可经不起被坑。
马慧给两人倒茶后不久,一个三四十岁,看着很面善的大姐走进来。
“你们好,我是红星塑料厂的副厂长,赵向红,欢迎你们到我们厂里来。”
赵向红热情地朝着两人一一伸手,苏如意和王慧婷连忙站起来回握。
“你们是来我们厂子谈业务的?没想到你们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了,看样子你们顶多十七八吧?”
赵向红看到两人的时候,心底是有那么点失望的,要不是提前知道,还以为她们是过来找工作的。
可又觉得两个小姑娘这么大胆找过来,又觉得后生可畏。
而且现在能有一笔生意是一笔,只要能赚钱就行。
苏如意笑笑:“我没考上大学,所以就想着自主创业。”
“这个词用得好,‘自主创业‘。现在正是我们国家发展时期,最适合年轻人闯荡了。”赵向红赞许道,“你们是想要进什么类型的货呢?“
“不知道你们厂里有没有呼啦圈?”
“呼啦圈?”
赵向红和马慧对视一眼,两人明显都没听过这个东西。
苏如意道:“说白了就是个塑料管子弄成的圈圈,既是玩具也是健身器材,大人小孩都能玩。这东西在京城、沪市、羊城那边很流行,省城也开始逐渐流行。这玩意是外国人发明的,在国外也非常流行。”
赵向红和马慧还真不知道这个,他们厂子建在郊区,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消息容易闭塞。
虽然平时经常出去打探市场,可收到的信息还是有限的。
赵向红对塑料制品也只是个门外汉,以前没搞过这个,目前依旧还在学习阶段,不过这个就没必要跟苏如意提了。
“这东西我确实没有见过,不过听你这么说,工艺倒是不复杂,我们厂应该是能做的。”
他们有机器可以制作塑料管子,可还是得拿到样品看一看,才比较稳妥。
对方说得很简单,谁知道里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工艺呢。
“呼啦圈有个很大特点就是色彩鲜艳丰富。”
赵向红笑道:“这个更不成问题。”
“亚运会就要召开了,呼啦圈到时候肯定会风靡全国,你们要是抓住这个东风,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苏如意这话并不是夸张,早年因为呼啦圈,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个呼啦圈厂。很多厂子加大生产,可还是供不应求。
苏如意一个伯伯,当年靠卖呼啦圈就挣了不少钱,在家里建了一栋特别大又高的房子,后来拆迁又大赚一笔,是拿到赔偿款最多的人家。
如果只是给她私人订制,苏如意本钱不够多,数量少成本就会高。
可要是能让塑料厂也对这个市场感兴趣,愿意投入生产,她只要其中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