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萧塔不烟小宝贝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3章萧塔不烟小宝贝儿
    …
    「臣妾还有一桩大富贵想要献给官家。」
    听见萧塔不烟此言,张纯立马就反应过来,她留了一手。
    张纯微微一笑,『这小丫头,还挺有心机。』
    对此,张纯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后宫有多勾心斗角,张纯再清楚不过。自她入宫以来,见过太多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些看似温柔娴静的妃嫔们,又有多少不是心怀鬼胎?为了争宠夺爱,她们什麽手段使不出来?
    没办法,后宫佳丽三千只有皇帝一个男人。赵俣的后宫尤甚,有佳丽一万多就只有赵俣这一个男人。
    后宫的勾心斗角,从不是个别女子的恶意,而是「万女共侍一夫」格局下的必然产物。皇帝是唯一的权力核心,他的关注不仅是情感寄托,更是生存资源的分配钥匙,这份唯一性,注定了后宫女子必须陷入争夺。
    低位份者争的是立足根本。份例供给丶宫人态度丶居住环境,全凭皇帝的关注度定高低。若长期不得见,不仅月钱微薄,连宫中洒扫宫女都敢怠慢,冬日炭火缺斤短两,夏日冰鉴迟迟不到,甚至可能成为高位份者立威丶争宠的牺牲品,被随意安上「失仪」丶「不敬」的罪名,落得迁居冷宫的下场。
    中位份者争的是地位稳固。她们虽有一定话语权,却时刻面临新人冲击。皇帝的新鲜感有限,一旦有更年轻丶更会讨喜的女子出现,过往的恩宠便可能迅速消散。为守住位置,她们需紧盯皇帝行踪,揣摩其喜好,或是在御膳房丶浣衣局安插眼线,及时掌握对手动向,用「截胡赏赐」丶「传递错信」等手段,阻挠他人接近皇帝。
    高位份者同样难逃纷争。即便已获皇帝信任,也需防范「取而代之」的风险。其他妃嫔会联手针对,散播其「善妒」丶「干预朝政」的流言,或是在其掌管的宫务中寻找纰漏,藉故削弱其权力。她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一边维持在皇帝面前的完美形象,一边打压潜在威胁,才能保住现有的尊荣。
    归根结底,后宫的纷争,是资源极度倾斜下的生存博弈。当一万多女人的命运,都系于一个男人的喜怒哀乐,勾心斗角便成了无需言说的生存法则,很少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当然,张纯肯定是这个例外。
    如今她稳居贵妃之位,关键,她自入宫以来,小二十年间,始终荣宠不断,绝对是赵俣一等一的宠妃。
    所以,她案上的茶永远是适口的温度,殿内的宫人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这样的张纯,实在没必要跟萧塔不烟计较,尤其是在张纯有意将萧塔不烟收到自己的麾下的情况下。
    不过,张纯倒也好奇,这萧塔不烟所谓的「大富贵」究竟是什麽,『是奇珍异宝,还是什麽稀世珍馐?亦或是,她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官家面前再博一次好感?』
    想到这里,张纯不禁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倒要看看,这萧塔不烟能玩出什麽花样来。
    赵俣显然也被萧塔不烟的话勾起了兴趣,他目光中闪烁着几分期待,问道:「哦?此大富贵为何物?」
    萧塔不烟也不再藏着掖着了,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不知官家可听说过可敦城?此城中此时至少有二十万匹好马……」
    可敦城是辽国西北路招讨司驻地,直面漠北阻卜丶乌古丶敌烈等游牧部族,依托城池与周边牧场的骑兵力量,构建起辽国北方的第一道防线,有效遏制部族叛乱,辽廷曾多次通过可敦城驻军平定阻卜部起事,避免漠北动荡波及核心统治区。
    其地处漠北腹地,北接西伯利亚,西连中亚,成为契丹抵御喀喇汗王朝丶蒙古高原新兴势力的战略前沿,其凭藉「一兵多马」的常备骑兵(两万骑兵及配套战马),形成威慑力,保障辽帝国西丶北边疆稳定。
    可敦城地处土拉河上游草原带,这里属温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充沛,牧草高度可达一米以上,且富含蛋白质与矿物质。据《契丹风土歌》记载,当地「春来草色一万里」,能满足大规模牧群的食草需求。冬季还有稳定积雪但不掩埋牧草(即契丹人所说的「牛马大熟」之年),既避免了「黑灾」(无雪导致牧草枯死),又防止了「白灾」(大雪覆盖草场),马匹越冬存活率远高于其他草原区域。而土拉河及其支流形成密集水网,又不仅为马匹提供充足饮水,还滋养了沿河的沼泽湿地,形成天然的牧马缓冲区,减少了疫病传播风险。
    另外,契丹人视马匹为立国之本,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牧马管理制度,可敦城是该体系在西北的核心节点。
    ——辽朝设「总典群牧使司」及「诸路群牧使司」,可敦城更是配备了专职牧马官员,负责马匹的繁育丶训练与清点。据《辽史·道宗纪》记载,辽道宗时期仅全国官营牧马就达百万匹,可敦城作为战略牧场,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还有,辽廷对可敦城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