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可真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慎勿失上章。」由是权宠益固,不知可有其事?」
    赵俣此言一出,萧奉先和李处温是既尴尬不已又震惊不已!
    耶律洪基晚年沉迷佛教,怠于朝政,甚至荒唐到以掷骰子胜负决定官员任免的地步,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这种方式选官的皇帝。
    而耶律俨因掷骰子得胜,被耶律洪基直接任命为枢密使。
    耶律洪基称其「上相之徵也(即有当大人物的面相)」,足见其视选官如儿戏。
    而耶律俨靠着幸运当上了枢密使以后,就让他年轻貌美的老婆邢氏经常进宫去找耶律洪基玩,他还特意嘱咐邢氏,千万得让耶律洪基尽兴,不能惹耶律洪基不高兴。
    靠着送老婆,耶律俨这个幸运儿,现在越来越得耶律洪基的宠爱。
    有能力的人被排斥,投机者上位,你说辽国的情况能好到哪去?
    而且,耶律洪基还一边打仗,一边广建佛寺丶优待僧侣,可劲败祸钱,耗费国力。
    说老实话,要不是赵宋王朝的情况跟辽国有一拼,赵俣真想御驾亲征,把这个外强中乾的敌人彻底消灭掉,完成大一统。
    两句话,赵俣就把辽国的底给掀开了,让萧奉先和李处温唯唯诺诺不敢言,只怕口出惹祸端。
    这主要也是因为,萧奉先和李处温看着锐意正盛的赵俣,再想想自家那昏昏老矣的老皇帝,不约而同地心想,『这还威胁人家呢?万一人家真跟咱们开战,那可咋整?』
    果然!
    人越怕什麽就越来什麽。
    只见,赵俣很认真地说:「朕亦觉得,国界不明,需重新划分,你二人可去宰相家,商议具体事宜。」
    赵俣直接就将萧奉先和李处温踢给了章惇。
    赵俣的表现,让铁血宰相章惇实在太满意了,他笑眯眯地看着萧奉先和李处温,就像狼看着羊。
    当然,也有人,像务实的曾布和保守的韩忠彦,担心赵俣如此挑衅耶律洪基,没准会让辽丶宋两国滑向战争的深渊。
    他们不着痕迹地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很默契地等散朝以后又跑来求见赵俣。
    ……
    最⊥新⊥小⊥说⊥在⊥⊥⊥首⊥发!
    垂拱殿中。
    韩忠彦和曾布老生常谈,劝赵俣千万冷静,不要被眼前的优势蒙蔽了双眼。
    赵俣强调:「我大宋形势如此,朕实不愿战,奈何辽丶夏逼人太甚,二国又国势如此,教朕岂能苟合?」
    其实韩忠彦和曾布也能理解赵俣。
    辽国如今也是内忧外患,耶律洪基又昏庸到了这种地步,这要是还割地赔款,确实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西夏一边更是失去了其国最重要的横山地区。
    横山位于陕西北部,地势险要,是宋夏分界线,对西夏至关重要。
    其重要性体现在:该地区山势纵横丶水力丰富,是西夏进攻赵宋王朝的主要就粮区;横山东部的茶山丶蕸芦山是西夏盐铁的主要产地;世居此地的横山羌是西夏精锐部队的重要兵员来源,勇悍善战;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西夏修筑堡寨后,横山成为宋军北进障碍,且西夏能凭此随意突破宋夏边境线。
    形象一点来说,横山地区对于西夏而言,就相当于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之前失去横山的赵宋王朝,战略被动,州县受威胁,只能分兵驻守,很容易就被西夏逐个击破。
    更为关键的是,赵宋王朝出兵攻打西夏,之所以屡屡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军一出边界就进入了沙漠地区,走七八十里路才能到达灵州,那里既没有水草,也没有人烟,还没见到敌人,宋军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而夏军来侵犯赵宋王朝的时候,虽然也穿越了沙漠,但因为是在他们自己的境内,他们每次都可以在横山聚集军队获取粮草,然后凭藉这种优势来侵犯赵宋王朝的边境。
    等到之后夏军打进赵宋王朝的疆土,就可以以战养战,想打哪打哪,想掳掠哪掳掠哪。
    这就是赵宋王朝一直都没能收复西夏,还经常被西夏骚扰,最后让西夏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的原因。
    如今赵宋王朝得到了横山地区,就可以稳立不败之地。
    接下来,赵宋王朝只要继续推行浅攻进驻之策,向横山蚕食,西夏早晚会被赵宋王朝给收复回来。
    在这样的形势下,别说赵俣不愿意妥协,就是章惇那个好战分子,想要一举收复西夏,都是有情可原。
    可问题是,赵宋王朝现在也是外强中乾,真要是跟辽丶夏两国同时开战,搞不好就有亡国的危险。
    好在,赵俣也清楚赵宋王朝的情况,不是不和,而是不愿意付出代价求和。
    这还有得谈。
    从垂拱殿出来,韩忠彦和曾布商量了一会,便由曾布亲自去找萧奉先和李处温逼辽国妥协。
    不出韩忠彦和曾布的意料,章惇的态度非常强硬。
    章惇表示,自家皇帝已经做好了御驾亲征的准备,不如两国皇帝各带人马去边界好好商量一下怎麽划分新的国界线。
    章惇还表示,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便是我汉家疆土,不如双方再重新商量一下燕云十六州的归属权。
    就在萧奉先和李处温从章惇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又忧心忡忡之际,曾布找了过去。
    萧奉先对曾布说:「贵国宰相辄言举兵,其意何也?」
    「两朝之事,若不互相容会,须至争战,贵国一再咄咄逼人,又问我国为何辄言举兵,何也?」曾布说。
    「两大国之间事,且须商量,何故便有此事耶?」李处温说。
    「我致力斡旋,使两国相安无事,奈何贵国欺人太甚,今我家陛下已然囤大军与河北,随时可御驾亲征,贵国若再冥顽不灵,待军马起时,便再无斡旋馀地。」曾布说。
    萧奉先连忙劝道:「兵者凶器也,天道厌之。不知一旦开战,日后干戈几时定得。望曾相公为两国民众计,再从中斡旋。」
    见萧奉先的态度软了下来,曾布说:「若是急着手脚也好商量,只是贵朝需须计一下,如何能消我家陛下无穷怒火……」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