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织在一起,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小骨碌部的族人还在梦乡之中,他们或许正梦着家乡的草原丶羊群,以及那遥远而宁静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以最残酷的方式将他们唤醒。
当第一缕曙光穿透薄雾,照亮大地之时,宋军的箭矢已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也撕碎了他们的安宁。
小骨碌部的青壮虽猝不及防,却并未慌乱。他们迅速集结,拿起武器,以其部落特有的坚韧与勇敢,迎向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箭矢在空中交织成网,马蹄声丶呐喊声丶兵刃交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战争画卷。
得说,小骨碌部的青壮很勇猛。
可实力的悬殊,还是让小骨碌部的青壮难以抵挡宋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鲜血染红了草地,哀号声此起彼伏,小骨碌部的营地逐渐陷入火海。
此战,宋军斩杀了近千人,俘虏了三千多人,缴获战马三千多匹,牛羊骆骡驴两万多,小骨碌的酋长骨碌名遇被生擒活捉,燕京城的第一支援军就这麽被宋军给歼灭了。
战后,赵俣让韩忠彦带着去小骨碌部送信的密探丶拿着耶律延禧亲笔所写的肉函,前去找耶律延禧君臣算帐。
泥人还有三分土气。
面对辽朝的小动作,韩忠彦劈头盖脸地对萧奉先说:「我大宋本不欲再起刀兵,实贵朝毫无诚信可言,竟企图以诡计欺瞒我朝,置我朝诚意于何地?!」
萧奉先唯唯诺诺不敢争辩。
这还有什麽好争辩的,如今事实尽皆摆在眼前,这要是还狡辩,那纯粹是在找死。
甚至不狡辩,萧奉先都怕,宋军会因此打过来。
萧奉先猜对了。
就在韩忠彦和萧奉先谈论此事之际,赵俣下令,大军集结,做出攻打燕京城的架势。
随着赵俣的一声令下,数十万宋军动了起来,浩浩荡荡地向着燕京城进发。旌旗蔽日,战鼓雷动,铁蹄踏碎了大地的宁静,尘土飞扬中,宋军的威严与力量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延禧得知此事了之后,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份,连忙亲自来见韩忠彦。
让耶律延禧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是,得知他是辽朝的皇帝,韩忠彦按照赵宋王朝的礼仪给他行了一礼:「外臣韩忠彦见过大辽皇帝陛下。」
耶律延禧连忙将韩忠彦虚扶起来,说道:「朕与贵朝皇帝乃兄弟,朕又将三位公主嫁给贵朝皇帝,与贵朝皇帝乃实在亲戚,岂愿刀兵相见,实大臣误朕,以至伤了和气,望韩卿转达朕之诚意,请贵朝皇帝息怒。」
韩忠彦面色凝重,缓缓说道:「我家皇帝陛下宅心仁厚,本欲以和平之姿解决两国纷争,然贵朝之举,实乃欺人太甚。」
耶律延禧君臣连连赔礼道歉。
韩忠彦的语气这才松了一些,又说:「小骨碌部之事,不过冰山一角,若贵朝不能显出诚意,两国战火恐难以平息。」
耶律延禧闻言,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深知辽朝如今国势衰微,绝非赵宋王朝的对手,若真开战,只怕国将不国。关键,他被困在燕京城中,一旦两国开战,他势必要被宋军擒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急忙说道:
「韩卿所言极是,朕已严惩彼辈妄图欺瞒贵朝之臣,愿以此表示朕之诚意。且朕愿再增五万战马,以赎前愆,只盼两国能重归于好,共谋和平。」
耶律延禧一张嘴,一众辽臣就暗道,『不好!』
五万匹战马,哪怕是对盛产战马的辽朝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在已经答应了二十万匹战马的情况下。
可耶律延禧也是皇帝,也是金口玉言,他都已经说出口了,做为臣子的,还能当众,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反驳他吗?
再者说,那边宋军都要攻城了,他们这边要是不再割一块肉,好像也不太容易平息此事。
有了耶律延禧答应的五万匹马,韩忠彦才回去复命。
如此,有了台阶的赵俣,才叫停了攻城。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小骨碌部之所以能第一个前来勤王救驾,并不是小骨碌部快,而是因为其他辽军知道,现在来勤王救驾,就是送,他们只有集结成大部队,才能抗衡宋军,威胁宋军。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辽军一直在居庸关丶古北口丶松亭关丶平州集结,准备等集结好了,约好时间,一块前来解救燕京城。
小骨碌部是因为贪功,才从南暗口进入燕地,结果成了纯送。
就在小骨碌部被宋军击溃的第十天,萧霞抹率领大约八万契丹族丶奚族丶汉族丶勃海联军抵达燕京城下。
萧霞抹的妻子是辽道宗的女儿魏国公主耶律撒葛只,他的妹妹萧坦思又被辽道宗娶为第二任皇后,因此,他既是辽道宗的女婿,又是辽道宗的妻舅,身份十分尊贵,早年又立下过平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