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活得不像人,更像是牲畜。
这两年,宋金交战的过程中,宋军俘虏了大量高丽将士。这主要也是因为高丽将士不甘心做金国的炮灰,所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果断投降,绝对不会干什麽负隅顽抗的事,甚至有些高丽人还想方设法摆脱金人的控制主动来投待遇好丶前景远大丶地位高的宋军。
这使得宋军中现在已经有好几万高丽人了。
对于这些来投大宋的高丽人,大宋方面,不分贵族,平民,奴婢,全都一视同仁,而且,在任用方面,还会重点提拔那些表现好的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倒是对那些高丽贵族与官僚多有控制使用的情况,一旦他们表现出不臣的情况,就是杀无赦,半点都不手软。
与此同时,大宋的监军还会对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进行政治教育,甚至会给他们举办忆苦思甜大会。
这两年,经过筛选,大宋已经筛选出来了十几个统领一级的高丽籍将领和监军,他们大多都出自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一级,只有三两个是高丽贵族与官僚阶级。
这些高丽籍的将领和监军,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忠心耿耿,在战场上敢打敢拼,是赵俣和大宋的绝对拥护者。
因为这些高丽籍的将领和监军表现得不错,赵俣还特意将他们召到东京汴梁城,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了他们一面。
那次见面,赵俣亲自勉励了这十几个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一番不说,还将他们中一个立有先登之功的高丽奴婢赐了皇后郑显肃的「郑」姓,给他起名郑卫宋,并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又将立功最多的两个高丽平民丶一个高丽奴婢赐了国姓也就是「赵」姓,剩下的那些高丽籍的将领丶监军也都有丰厚的升赏。
赵俣此举,让那些投降大宋的高丽人,尤其是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大受鼓舞,使得他们在投了大宋之后,积极与金军战斗,表现出来了不俗的战斗力。
说了这麽多,其实就是想说,大宋做这一切,是早有预谋的。
赵俣早就深知,开疆拓土,不能只凭杀戮。
若像蒙古人一样,一味靠杀戮,即便能一时征服疆土,也不过是让那片土地化作焦土,让百姓心中充满怨恨与恐惧,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千疮百孔丶难以维系的庞大空壳,而且,刀兵所至,民众必惶恐,抵抗必激烈,纵能拿下城池,亦要耗费大宋无数财力丶人力,后续治理更如附骨之疽,绝非长久之计。
赵俣想要的是,朝鲜半岛彻底并入大宋的版图。
这就不能只靠蛮力了,只能使巧劲了。
经过张纯的分析,高丽的症结,正是这套贯穿高丽王朝的奴婢制度,这是其社会最深的裂痕。
超过五成五的人口是世代为奴的贱籍,他们无姓丶无产丶无尊严丶无希望,人不如狗;四成的良人虽有户籍,却被苛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稍有不慎便会沦为奴婢。
这两股力量,本是高丽社会的基石,却被高丽贵族阶层牢牢踩在脚下,心中积怨早已深似渊海,只不过他们被高丽贵族欺压得太久太久太久,已经习惯了这种压迫,而且也没有一股力量助他们打破这种压迫。
而高丽贵族与官僚,占人口不足百分之五,却垄断高丽的土地丶兵权与律法,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也是高丽最孤立的群体,只要大宋能激发起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阶层的抗争之心,他们势必会被推倒。
赵俣最后敲定的策略就是,顺着这道裂痕发力,以「解放奴婢丶善待良人」为号令,而非「大宋征伐高丽」。
这样一来,大宋攻打高丽,就是解放战争,而非侵略战争。
此战,赵俣君臣将高丽籍的将士全都抽调了出来,让他们回到他们熟悉的土地上战斗。
这能很好的解决宋军客场作战所面临的所有短板,让「解放战争」从口号落地为实实在在的胜势,这其中的好处,远非增派几十万大军所能比拟。
首先,高丽籍将士就是宋军的「活地图」,他们能彻底打破宋军客场作战的地形桎梏。
高丽之地多山地丘陵,江河纵横,宋军将士即便熟读舆图,也难及土生土长的高丽人对地形的熟稔。
他们知晓哪条山路可绕开高丽军的关卡,哪片河谷能隐蔽行军,哪处村落可作为粮草补给点。
譬如郑卫宋,他早年为奴婢时曾随主人往返于高丽和大宋,对沿海诸岛的暗礁与渔村了如指掌,正是由他和那些大宋海商的带领,宋军才能无惊无险地杀到礼成港。
反观若仅凭宋军强攻,轻则因误闯险地延误战机,重则遭高丽军伏击,徒增伤亡与损耗。
而有高丽籍将士引路,宋军便能如在大宋境内作战般进退自如,将客场劣势转为主场优势。
其次,他们是沟通民心的「桥梁」,能让「解放」的号令真正传入高丽百姓心中。
宋军将士大多不通高丽语,即便手持「解放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