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意图。
于是,陈遘丶种师中等人快速集结兵力,并召集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组建辅军,向开京会师。
宋军调动的速度很快。
没几天,十万宋军和数万由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组成的辅军就已经运动到了开京,并开始向开京城下运动和运输李琳炮丶攻城器械丶以及粮草辎重。
完颜宗辅不愧是金国名将,宋军重兵来战,金国-高丽一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完颜宗辅果断派大军分路出击,与宋军交战,想要先败宋军几阵,最好能大量杀伤宋军。
可宋军这边的刘錡丶杨沂中丶岳飞等将,全都是善战之将,他们听从陈遘丶种师中的指挥,游而不斗,也就是,只助大军聚集兵力和聚集辎重,能不打就尽量不打你死我亡的战斗。
后来,完颜宗辅还利用开京的有利地形,企图趁宋军尚未完成集结的机会,立即发起进攻。
结果,被岳飞用已经到了战场的十几门李琳炮给挫败了。
没办法,金国-高丽联军,只能集结于开京城下,摆出了一副打堂皇之阵的架式。
陈遘和种师中来到了开京城下,亲自登上了望塔用千里镜看过高丽营寨中和开京城的布置之后,陈遘说:「敌众我寡,此战须慎之又慎。」
经过多日的观察和调查,金国-高丽的总兵力大概三十万。
最麻烦的是,还有勤王之军在往开京赶。
因此,时间拖得越久,对高丽越有利。
当然,大宋方面也可以选择挥师南下,边解放,边聚集更多的兵力,然后再回过头来慢慢与金国-高丽交战。
可这样一来,时间拖的可能就太久了,说不准用几年才能彻底消灭高丽,断掉金国的这一臂。
所以,陈遘和种师中亲率登陆在宋军抵达开京城下,先派被俘的高丽将领劝降高丽的贵族,提出「若献城投降,有功之人皆可获得封赏,还可以去大宋当官,也能保全城生灵」。
完颜宗辅当众撕碎劝降书,回应「我等誓与开京共存亡,岂有降理」,并将来劝降的高丽将领斩首,首级挂在城门上,以绝和谈可能。
经过一番准备和相互试探丶争斗,两方基本上都布置出来了自己想要布置的阵型。
宋军方面,有精通战阵的参谋给陈遘丶种师道等人介绍对面的锥形阵:「此阵名锥行,亦曰牡阵,乃攻伐之典范,无显着之瑕。其要在于:前锋须锐进如风,两翼必坚稳若磐。以精锐前阵,于狭正面摧敌壁垒丶裂其阵型,两翼继之拓胜。观彼马步诸军,肃然无哗,行伍整肃,此阵择用,甚为精妙……」
与此同时,高丽军中,拓俊京也在跟完颜宗辅介绍宋军布置的螃蟹阵:「此阵名蟹阵,亦谓荷包阵丶莲花抄尾阵,其法至活,可因吾军情势变易。
吾若分左右二队,彼则以中军分益两翼,亦成二队相拒;吾若合为一队,彼则并两翼前锋为一,复以两翼后半与中军合而平列,为前队应援。吾左队兵众,彼则变偏左阵;吾右队兵盛,彼则变偏右阵;吾出四五队,彼亦分四五队次第迎击。
其「大蟹包小蟹」之法尤悍:或先以小阵接战,后出大阵围裹;或诈败诱追,伏兵四起,困吾于内,实乃难缠之阵。
然此阵对军士素求极苛。
元帅请看,其左右两鳌之「保胜」部,杂乱无章,殊无精锐之态,必是凑数之辈,不足为惧;吾等但防其两鳌各二领精勇足矣……」
三日后,高丽-金军作好了充分准备之后,主动向宋军发起了进攻。
伴随完颜宗辅大声说道:「生擒活捉陈遘丶种师道,官升十级,赏钱十万!但有立功者,我必不吝升赏!」
「击进攻鼓!」
听见鼓声,一直闭目养神的鹰扬大将军,瞬间将眼睛睁开,随即大喊:「杀——」,然后一马当先向宋军杀去!
在鹰扬大将军的带领之下,一根遮天蔽日的长锥以极快的速度径直向对面的蟹头飞去……
骑兵对步兵,最少一比三,甚至有可能达到一比五丶一比十,尤其是在这平原之上。
这鹰扬军是高丽最强的一支军队,他就相当于大宋的静塞军丶西夏的铁鹞子丶辽国的铁林军丶金国的铁浮屠,也是一支具装重骑兵,人披两层铁甲,马裹锁子连环甲,在平原上冲起来,一骑能顶几十个步兵,早前连辽军的铁林军都在鹰扬军手上吃过亏。
拥有燕云地区丶西夏地区丶青唐吐蕃地区丶部分辽东地区的大宋,其实并不缺少战马。
只不过,从海上运战马,实在是太费劲了。
以至于,此战宋军中的骑兵并不多。
而金国-高丽一方则是拥有大量的骑兵。
在机动性上来说,金国-高丽一方可以说是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也是金国-高丽一方敢于决战的原因之一。
「射击——」
在鹰扬军进入到了宋军的射程范围内,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