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拆除长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8章满江红·向西行
    童贯丶岳飞率军凯旋的消息传至东京汴梁城,赵侯下旨,举行盛大的献庙大典。
    同时,赵侯下旨,让兵部和户部尽快北上,统计战功降下封赏,以及制定此战所获得的战利品的分配方案。
    对于分配方案,赵侯君臣早有预案首先就是,长期价值转化,避免资源短期消耗。
    具体就是,从这二十多方匹战马中筛选五方匹优质母马与两千匹种马,分散在大宋的各个远离前线的马场,设立繁育基地,安排专人驻守,依托当地草原环境开展繁育,形成「战损-补充」的良性循环,解决大宋长期依赖外购战马的痛点。
    还有,推动「军屯经济」落地:将部分牛羊丶骡驴分配给辽宁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宋军屯田部队,利用牲畜助力耕种,实现「以战养战」。例如,用牛耕地种植粮草,用骡驴运输屯田产出,既减少朝廷对军队粮草的供给压力,又能稳固各个战略据点。
    还有将战马分给各个军队,补充各军的机动性;一半牛羊分给各军,让他们自己派人饲养,用以改善将士的伙食;另一半牛羊运到东京,平抑物价,繁殖饲养,稳定京城民心。
    骆驼丶骡子和驴则分配给后勤部门,组建专业化骡驴运输队。
    对童贯,因其统筹漠北战事丶促成封狼居胥之举,特加封太傅,赐黄金千两丶锦缎百匹,其画像入昭勋阁;岳飞战功赫赫,先是平定可敦城周边部落,后又在返程途中力拒塔塔尔部,晋升清远军节度使,赏钱万贯,同时授予「亲卫马步军副总管」之职,调到北方前线,在刘法魔下听命行事;其馀有功之人,各有升赏。
    对于归降的漠北部落首领,赵侯采取「恩威并施」的安置策略。他封各部首领为「怀化将军」或「归德将军」,允许其保留部落建制,但需派遣子弟入朝为质。同时,鼓励他们发展农牧业,与中原百姓互通有无。
    一众归降大宋的部落酋长丶首领感念赵侯的恩赏,纷纷跪地谢恩,承诺永守边境,不再反叛,不少聪明的酋长丶首领,还将他们的女儿或者部族中的美人献给赵侯。
    很显然,赵侯的好女色之名,已经传到了漠北。
    立下了如此大功,童贯也有了跟赵侯谈收复西域的底气。
    这天,童贯独自一人前来垂拱殿,给赵侯献上《平西域策》。
    臣贯谨味死上言:
    窃惟大宋应天顺人,削平西夏,抚定辽东,金虏垂亡,漠北震,天授中兴之机,正在今日。
    西域自唐季以来,沦于异域,诸部星散,莫能统一。今我大宋古之未有之强,又已收复西夏丶陇右,若不乘时收复西域,恐为强邻所窥,悔之无及。
    为今之计,宜分三步走:其一,固根本。益兵屯田,积谷练兵,使粮饷自给,无劳转输。其二,通声援。遣使谕西域亲我大宋之国,许以爵赏,令其出兵助战,夹击西域不臣之众。其三,定经略。选骁将,统劲旅,由河西走廊丶陇右进兵,先取高昌丶于阗等战略要地,再招抚其馀部落,恩威并施,使其归附。
    我大宋已收复陇右丶西夏丶燕云丶辽宁,而高丽丶女真即亡,必尽得东北之地。
    待西域既定,则可遣兵屯成,便可对草原形成包围之势。草原诸部孤立无援,必不敢再抗天威,或剿或抚,大宋边疆永固,中兴大业成矣。
    臣贯无任惶悚待命之至西域是中原的西部门户,掌控此地可将战略防御线从河西走廊西推千里,有效抵御草原民族,避免其直接威胁中原王朝的核心区。
    还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西域连接东亚与中亚丶欧洲,中原的丝绸丶瓷器经此外销,同时引入葡萄丶首丶良种马等物资,形成双向物产与经济互补,收复西域了之后,大宋的西北地区就能富裕起来。
    西域还盛产良马(如大宛汗血马),解决了中原王朝骑兵建设的关键短板;同时,西域的矿产丶绿洲农业产出,可为大宋提供稳定的战略物资补给。
    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穿越者,又穿越到了这个中原王朝有可能横扫世界的时代,赵侯有在这个时代打造东西方黄金动脉(也就是以铁路连接东西方)的想法。
    在原来的世界,我国推动这个大项目,常受制于沿线各国复杂的政治格局丶利益博弈与制度差异所影响,纵有造福世界的初心,却在建设中屡屡遭遇壁垒,贸易通道的畅通与否,往往要看他国脸色。
    而在这个时代,西域乃至中亚丶欧洲,尚未形成统一的强大政权,多数地区四分五裂,或为部落林立,或为小城邦割据。
    若大宋以横扫东亚之威势,向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遇阻力远小于后世。
    一旦西域纳入大宋版图,赵侯便可以以军屯经济为支点,在西域绿洲建立粮草基地,同时将现代铁路建设的构想,转化为适配时代的「官道+驿站」体系,先以骡马运输队打通陆上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