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重点扶持项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何丹霞姐姐的同学曹玲,她是县文工团的袁老师的亲戚。
    上次她带着自己中专的同学们,来找母亲改了衬衫后,又在母亲这里买过一次衣服。
    那衣服她穿了后,被她的婶子,也就是文工团的袁老师,同时也是她们中专的专业课老师看到了。
    袁老师十分喜欢曹玲穿的衣服,在得知衣服是在乡下一个裁缝作坊做的后,袁老师的女儿曹悦还说了几句嫌弃的话。
    哪知曹悦刚刚说完,她母亲袁老师就得知杜慧敏身上那件菱形格纹棉袄也是出自同一个裁缝后,甚至曹悦就读中专的好几个学生都买了孙秀芹做的衣服后,就对这个裁缝产生了兴趣。
    袁老师是个讲究人,作为文工团的老师,她对自己的外貌有着超高要求。
    她的衣服都是一家老裁缝店的老裁缝给她连身定制的,外面买的根本看不上。
    可去年夏天,老师傅得了手抖的毛病,做不了衣服了。她找了好几个裁缝,都没找到合适的,她情愿穿旧的,也不愿意将就。
    眼看着过完年,她有一个重要活动要出席,可服装还没着落,这让她十分焦急。
    听了曹玲的话后,她找了孙秀芹试着做了一件衬衫。
    拿到衬衫的那刻,虽然袁老师还有一点点的不满意,可已经时最符合她要求的裁缝了。
    于是袁老师把自己参加活动的套装交给孙秀芹制做。
    要是县一中的老师没有看中那些头花,她就要厚着脸皮请袁老师帮着让文工团的姐姐们表演完后别马上摘下牡丹发带,要是有人问起,帮忙说一下“亮晶晶”这个品牌。
    最后,她没有用上这个关系。
    这样更好,袁老师这个关系还不稳定,要是这次用了,下次就不能用了。
    现在把面子情留下来,等双方关系再亲近一些,梁书弗还有更多互帮互助的点子可以和袁老师说说。
    这次梁书弗单枪匹马去见了石有才。
    石有才见到她,十分热情客气。
    梁书弗在来之前,已经从高喜德那得到了另外一些消息。
    除了宁市人民日报的那篇歌颂、赞扬新政策,肯定虞县相关部门和供销社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章外,虞县供销社又接到了隔壁两个县,江县和吴县供销社的订单。
    原来这次交流表演规模很大,在场的除了江县和吴县的领导外,还有他们这几个县级市的上级地级市——苏市的领导,以及苏市几个大型国有工厂领导以及文艺部门和文艺工作者,苏市电视台都来了。
    表演全程录了下来,在苏地电视台播放。
    这个电视台,苏市下的五个县城都能收看到。
    此外表演者的照片还被刊登在来苏市的报纸上。
    那一千条牡丹发带在江县根本不够卖。
    这不,交流演出才结束,两个县城供销社的领导就打电话找到了石有才。
    这次,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拉扯,石有才就同意了“亮晶晶”头花在虞县供销社所有柜台的上架。
    “小梁同志,我们的合作模式还是和之前一样,分成比例也照旧,这点你没有问题吧。”
    石有才笑眯眯的问。
    “当然,这是我们一早就在合同中约定好的,只要合同有效,我们就不会变卦。”
    梁书弗道。
    石有才就怕小丫头听到她们的产品不愁卖了,就不想分利润了。
    毕竟卖一百个和卖一千个的利润可是涨了十倍,本来可能只要分30块钱,现在就要分300块。
    这多出的270块,就是他也不舍的啊。
    没想到这个小丫头竟然还愿意遵守之前的合同。
    不过听她的话,要是合同到期,可能要重谈条件。
    现在的石有才恨不得之前他们签的三年,不!五年合同。
    “呵呵。”
    石有才用笑掩盖自己的心思,毕竟“一年”这个期限是他定的,高喜德一开始提出签“两年”的。
    “对了,小梁同志。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石有才将供销社开辟一个单独的区域给“亮晶晶”的事说了出来,“我们供销社十分重视和你们的合作,也想给顾客们更好的体验。我们会在柜台上摆放台镜,方便顾客挑选。”
    梁书弗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但是她还是装作刚刚知道的样子,一脸惊喜。
    “那可真是太好了。石书记,谢谢您对我们亮晶晶饰品的肯定,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展示舞台。”
    梁书弗已经站了起来,激动地给他鞠躬。
    “我代表我们整个亮晶晶头花厂向您表示感谢。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出大众喜欢的款式,再创佳绩。”
    石有才见她这样尊敬自己,十分受用。
    于是有些话就自然的说了出来。
    “小梁同志,你又要关心头花厂,又要兼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