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亮晶晶做的兰花鸭嘴夹通过了袁老师的验收,但是她提了一个条件。
“我希望等我们首场演出结束后,你们再卖这款头花。”
“当然,这是您的定制款,一切以您的要求为准。”
梁书弗十分爽快的答应。
文工团可是给到了5块钱一朵的价格,高出梁书弗订下的售卖价30%以上,多的利润足够让她推迟一段上市时间。
袁老师十分满意她的爽快大气,“以后我们要是有需求,再找你们合作。”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梁书弗诚心地道谢,这不仅是订单,还是给她们亮晶晶做宣传啊。
“对了,我们县的财经中专今年下半年打算给新生定制校服,目前正在征集各家厂家的方案。这次时间有点赶,在6月底前学校要确定款式和生产厂家。
你们亮晶晶服饰现在有证了吗?要是有证的话,我可以和校方推荐一下。只要校方审查你们亮晶晶服饰的资质没问题,你们就可以和其他厂家一起给学校递交方案。”
这件事说来也巧,学校本来找了本县的服装厂做校服,但服装厂的生产计划排满了,就把活推了出来。
本县还有一家运动服厂想要接这个单,但学校倾向做正装。毕竟是财经中专,以后学生分配到的工作岗位都是银行,工厂会计等。
于是在后勤部的提议下,校方决定多找几家工厂看看样品,对比价格再决定。
袁老师也顺水推舟给亮晶晶卖个好,反正她只是推荐,最后能不能成就要看亮晶晶自己的本事。
不过她能推荐的第一关,就是梁家的裁缝作坊得有证。
“袁老师,我们裁缝作坊已经有证了,前几天刚刚下来的。”
梁书弗没想到袁老师给她这么大一个人情。
而特别巧,因为她们宅基地上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一层,亮晶晶头花和农副产品的营业执照都要变更经营地址,于是梁书弗就顺势将亮晶晶变更了经营范围,把服装也纳入其中。
“那行,你把证件准备好,随时等我通知。”
1981年5月31日,梁家二房大儿子,梁勇一家在村口废弃电站的位置上,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
这是村里人家自住的第一栋二层小楼,当梁勇将一盆绑着红毛线的万年青放到屋脊正中央的瓦雕中后,早就准备好的孙卫兵点燃了地上的爆竹。
三声爆竹声后,腰间围着崭新的藏青色围裙的孙秀芹,站在楼上,一只手抓着围裙下摆,一只手从围裙兜里掏出糖果,染了红壳的花生,晒干的毛豆荚和红纸包的小红包往楼下撒。
早就等着的乡村们,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争先恐后地从地上捡抢红包,糖果,红花生和毛豆干,场面十分热闹。
有拣到红包的孩子迫不及待的打开,看到里面装着两分钱,就开心地连忙塞进自己口袋。
在剥开糖果外衣,含上一颗甜甜的水果糖,别提心里有多美。
“梁勇家可真大方,红包撒了不少,还是两分钱的。”
有妇人手里攥满了糖果和花生豆荚,笑得喜笑颜开。
“是啊,那些糖果供销社一斤要卖三块钱,我看她们最起码撒掉了两斤的量。”
“早上他们家已经给各家都送了红糖蒸糕,每家还有六颗糖。这次她们最起码准备了五斤以上的糖。”
大家一边说,一边咋舌。
“梁勇家这是真起来了。”
也有人在那阴阳怪气,“哼,就这点东西,瞧你们你们眼皮子浅。”
“王小三婆娘,你大方怎么没见你也给我们发糖发红包啊。”
王小三是当初反对分田到户的那户人家,平日最爱钻在人群里东挑一句西拨一句,是个碎嘴娘们。
此刻听到有人挤兑自己,王小三婆娘就理直气壮道:“那我家也没梁勇家有钱啊,短短几个月就盖上了二层楼房,还买缝纫机脚踏车,给村里人就发两分钱红包。”
她磕了颗花生,吐了外壳,“呸,也特小气了。要是换了我家这么有钱,肯定给大家发一毛钱红包!糖果随便你们吃!
要我说过,就是队长太偏心,什么好事都想着梁勇一家,还把仓库免费借给她们住。
你瞧瞧人家,那么有钱了,稀罕那破仓库吗?”
“王小三婆娘,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家发财了还不知道会多抠,还一毛钱红包,我看一分钱你都是舍不得。你连亲公婆都能赶到破茅草房,外人还能沾你一分好。”
说话的是芳婶子,她今天来梁家帮忙。
王小三婆娘一看是她,撸起到袖子又放了回去。
这婆娘是陈阿炳的堂侄媳妇,得罪了没好处。
但她不甘心见梁勇家得意,就扯着嗓子喊,“我哪里说错了,梁勇一家就是抠门。她们不仅抠门,还占了我们全村人的便宜。”
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