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财大气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十年如一日,守住了格尔村小学,大部分山村的小学,哪怕建起来了,也很容易倒闭,没有生源,特别是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都走出去了,但是他很执着,哪怕有一个学生,他都不会让格尔村小学倒闭,他是真心投身在农村教育上,为格尔村培养了很多走出去的学生!”
    韩东平说道:“方圆这么多山村之中,格尔村的教育是最好的,特别是在新世纪之前,他们曾经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即使后来,格尔村依旧对教育进行投入最大,他最喜欢整个格尔村的人都走出大山去,可走出去的越多,回来的越少,格尔村比我们平安寨还要穷,特别是山路,从山里面绕到我们平安寨,也就是十公里左右,但是他们走出去,最少要四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走到马鞍乡,又没有几分耕地,要啥没啥,不想穷的,就走出去了,能把户口搬出去的人,绝不愿意留下来,本来起码有将近一百五十户的大村寨,现在,八九十户左右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
    他还说了一句:“不过这村子,也叫长寿村,他们村的老人多啊,我初略的统计了一下,八十岁以上的,不下于五十人,还有一个已经差不多百岁的人瑞啊!”
    说完之后,他才继续说道:“孔支书非常得格尔村的人支持,而且风月寨没有坚持留下小学,就把小学学生给送去格尔村小学读书,两个村落靠近,关系很好,风月寨也非常支持孔支书,我们既然并村,那么就得给他们说话的权利,所以在新村之中,他们推选了孔支书……”
    “不错!”
    赵犇想了想,说道:“能几十年扎根农村教育,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只是我想问,他对并村有什么想法,你刚才说,格尔村老人多,老人可是最难说动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谁舍得离开,而且还是少数民族,就我所知,不管是羌寨,苗族,土家族……那都是非常注重根的,扎根了宁可穷一辈子,也不愿意走半步,看咱们的山上,明明只要把大部分的房屋拿出来当民宿,就能赚大钱,可他们不还是喜欢住自己的家的房子,除非是不住人的房子,才会拿出来当民宿吗?”
    羌寨建筑,比村里面大部分的建筑都古老,石头房子,吊脚楼,那都是非常经典的,还有历史出身的韩教授亲自带着学生做了古建筑修复,投入了平安寨上亿以上的资金,不说百分之一百还原,起码还原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些房子做民宿,那是非常赚钱的,可大部分人,不愿意拿出来了,因为他们习惯了住自己的房子,习惯了自己的火塘,自己的老窝,挪半步都不舒服。
    “的确有很大的阻力,一开始还闹的很僵,都要去围这马鞍乡的乡府了,所以我们和龙山,马鞍乡都已经谈了小半年,条件谈的非常仔细不说,还安排了很多人去做思想工作,一步步的才把事情给理顺了!”
    韩东平沉声的说道:“他们的确不想搬,第一异地搬迁,他们放弃了,从山里面搬出来,不情愿,所以马鞍乡折腾了两次,都没结果,差不多要放弃了,而这一次并村,他们更加不愿意了,可格尔村那个位置,实在是太难了,除非他们村也能出一个赵三牛,能赚大钱,能砸一条将近五十公里的山路进去,才有一点点可能脱贫…………”
    平安寨不是出了一个赵三牛,异地搬迁就是最好的结果,只是一条山路修建的投入,就有可能把整个镇府给压垮了,再过十年,也修不了一条好的路进出。
    “格尔村留不住人,大部分人都在走出去,事实上他们所执着的,并非是走出去,而是前途未卜的恐惧而已,其实大多数老人,考虑的还是年轻人,从这方面入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了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所以并村就成立了!”
    韩东平继续说道:“目前来说,起码也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反对的,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是要继续做,甚至要做细致,而且要尽快做出一些榜样,落实他们搬迁之后的状态,比如工作,生活等等,这样才能尽可能说服他们,尽快搬出来……”
    他还把一些资料递出来,说道:“其实格尔村那个位置,有些危险的,没有我们平安山这么安稳,根据马鞍乡给的记录,他们地处半山腰的位置,山洪爆发过很多次,好几次都死人了,要不是格尔村的人太固执了,异地搬迁第一批,就是他们了,我认为,长平两龙我们都可以放一放,但是格尔村风月寨,我们必须要先处理,尽快让他们离开那一片危险之地!”
    “那就让平安建设先建格月村小区!”赵犇拍板:“两个月之内,完成两百套小区房子,提前有奖励,做不到就扣奖金!”
    财大气粗就是这么用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