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书月票活动开始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决了北边的事情让大汉拥有了安定的环境后,再去解决海上的事情。’
    这就是刘彻能看到的。
    的确,霍海进入太庙,和刘邦说了好久。
    虽然太庙令没听到霍海说了什么,但据现场的好几个人都统一口径说,当时霍海绘声绘色,情绪激动,各种倾诉,反正是说了好多。
    然后霍海拿起酒就喝,拿起肉就吃。
    这偷吃太庙的酒肉可是死罪!是超级僭越。
    但是,如果是高祖邀请霍海吃的呢?
    高祖听开心了,拿出酒肉招待,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天一地的人神交流。
    最后,霍海既通神,又醉了,于是把今天的事情写成了这首诗。
    为什么本诗叫做《韬钤深处》不叫做《太庙神游》?不就是因为这谈的都是韬略的事情,是战争的事情。
    一点私人的事情都没谈啊。
    在刘彻看来,霍海这样疲沓的性子,去了太庙,还不得跟高祖说‘咱哥俩谁跟谁啊’‘高祖我崇拜学习你好久了,我纯就是以你的风格为我的做事风格啊’‘高祖以后咱就是你重孙女婿了,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没有,霍海压根没提这些事情。
    霍海就是只说了兵家之事。
    刘彻其实很满意。
    刘彻没有自己去说,而是派遣霍海去说。
    因为刘彻自己去说,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英武不凡。
    但霍海肯定说了啊。
    戴眼镜的刘彻,顶了顶眼镜,得意的笑了。
    不过刘彻不知道,霍海从头到尾就不是这个意思。
    霍海跑到刘邦面前,告知刘邦,大汉子民遭受过什么苦难,自己现在有机会把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
    告知高祖勿怪,不要觉得我残忍。
    然后霍海告知刘邦,轮船已经搞好了,荡平大海就是一个心思的事情。
    然后霍海就在那儿投鞋问路。
    说七十二次全正过来,就放小鬼子一马,只走正道,不提前报仇了。
    结果第一次就是反的。
    投出结果后,霍海心中就放下去了。
    这种因果,我哪儿扛得住啊,要找就找高祖去,他老人家出了名的豁达,扛点事儿不会心累。
    刘彻笑眯眯的捋了捋胡须:“把这字裱起来,挂在朕新修的宫殿御书房墙上。”
    ……
    大清早,霍海一觉睡醒,伸了个懒腰。
    翻身坐起来后,霍海看到刘细君撑着下巴在旁边桌前睡着了。
    霍海左右看了看,发现自己回到了霍府。
    因为这是新霍府所以不是以前那种小院了,霍海住的地方也就和刘细君住的地方隔开了。
    很久都没看到过刘细君出现在自己的房间了。
    霍海爬起来后,感觉有点头疼。
    “嘶~”他们到底拿了啥玩意儿去祭祀高祖啊!那是酒吗?
    高度酒精?
    霍海其实喝酒能力还行的,但是昨天在太庙,说高兴了,就拿酒来喝,结果一口下去差点喷出来。
    就感觉度数很高。
    但是喝了两口之后,霍海就迷糊了,也能感觉到自己喝醉了。
    最后霍海就想起自己需要写一篇文章什么的才行,所以就写了什么,然后就不记得了。
    霍海不知道自己是睡着了,还是断片了。
    此时揉搓太阳穴,仔细的回忆着。
    听到声音的刘细君醒了过来,下巴差点磕在桌子上:“啊?”
    “你醒了?”
    霍海揉搓头:“我怎么回来的啊,你怎么在这儿?”
    刘细君吐槽:“你还说呢,说是你在太庙喝酒吃肉,喝醉了,被送了回来。”
    “然后府里的丫鬟女仆来服侍你,你说不认得她们,把她们赶走了。”
    霍海:“所以,你就来了?”
    刘细君点头。
    霍海揉了揉头:“我昨天没说梦话什么的吧?没说错什么话吧?”
    刘细君摆头:“你只是用行动拒绝人靠近,并没有说什么。”
    霍海这才放下心来。
    刘细君看霍海没啥事儿,就开门出去了。
    一出门,刘细君才发现,院子里有人。
    还不止一个人。
    卫长公主看着刘细君出来倒没说什么。
    司马迁坐在旁边的石凳子上。
    看到刘细君从霍海房间里出来,司马迁拿起笔就开始写。
    刘细君和卫长公主当初也是去了呼市的,当然认得随军战地记者司马迁。
    眼看他写东西,就问:“你在写什么?”
    司马迁一边写一边说:“我是个史官,我还能写什么呢?当然是写历史。”
    刘细君语气平淡了许多:“哦。什么历史?”
    司马迁:“写公主的夫婿在赐婚后当晚,就跟翁主同房待了一天的历史。”
    刘细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