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供不应求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广告投入上,还可以继续加大上一些。”
    陈元庆现在正在翻看着最近一段时间福乐贸易的花销情况,买车、工资、广告……
    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
    张鹏:“还加大啊,现在这广告力度,已经可以了吧,我们的酒,根本就不愁卖!”
    对于投放广告,大家脑子里面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
    春井坊的广告形式,主要是给一些街边小商家做店牌。
    店牌上面,会粘上“春井坊”三个字。
    下面还有一串电话。
    一般人不会随便打这电话,毕竟电话费也挺贵。
    都是一些商铺老板或者想要成为春井坊经销商的人才是会拨打。
    “我们在品牌知名度上面相比起那些有几十年上百年的酒厂还是差得太多,毕竟我们只是个新酒厂。所以只能全靠广告来打响名气。以巨大的名气来打消消费者对我们的酒的顾虑,让他们来买我们的酒。”
    “现在这种不愁卖,是暂时的。其他酒厂,这两年,都在扩产。等到他们的产能上来了,市场上的竞争就会变得激烈起来。我们得要提前做些准备。最少在名气上面,需要打出来。”
    这一轮白酒产能提升,将会一直持续到1997年。
    也就是说,接下来十年时间,白酒市场都会保持一个相当高的需求量。
    1997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因为在这年发生了亚洲经济危机,以及下岗潮的叠加。
    白酒市场的景气度和整个经济的景气度是呈现正相关的,反正经济越好,白酒消费就越好。
    另外还有就是1994年的时候,调高了对白酒的税费,一些小酒厂利润下降乃至出现亏损,直接退出了市场。
    “对于下面的市县一级经销商,管理上面得要进行加强。”
    福乐贸易没有办法说将触角给深入到全国每一个市县,所以只在主要城市(省城)开设春井酒坊和建立成品酒中转仓库。
    市县一级的市场就招募经销商。
    一个市县一个经销商,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经销商过于的强势,倒逼春井坊酒业。
    有些经销商强势,倒逼厂家,厂家弱势,只能顺从。
    陈元庆对此自然是不能够接受。
    “现在经销商销售我们的酒,情况怎么样?”
    张鹏:“当然是不够卖了。下面的经销商为了多拿货,都是得要提前交钱,排队给货。有的经销商,这个月的货拿了,马上就交下个月的钱。深怕是下个月拿不货,然后酒没得卖。”
    春井坊的白酒好不好?
    陈元庆觉得还是可以的。
    可卖得好,真的是因为酒好么?
    陈元庆并不这样觉得。
    现在根本就没有到靠质量赢得市场的时候。
    成熟市场上,商品想要销售出去,是靠品牌和质量。
    而现在,并不是。
    陈元庆敢肯定,这个时候去问人,13家名酒是哪些?他们可能叫得出几家酒厂的名字,但说不出全部。
    甚至,一些人还会将春井坊给加入其中。
    春井坊的酒卖得这么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要票。
    给钱就能买。
    酒可以、打了点小广告、不要票敞开供应、价格大家也能喝得起。
    包装上面,和其他酒也能区分开,拿出来就给人感觉不错,能有面。
    反正,各种因素之下,春井坊的酒卖得很好。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卖爆了。
    陈元庆:“供销社和国营商场的销售渠道,好像销售不太多。”
    “主要是回款太慢了,每次都还得要我们主动去要。明明他们欠我们钱,次次的过去,好像我们是去讨口(乞讨)的一样。想一想就觉得神奇,真的都不想搭理那帮鸟人,什么玩意。”
    要不是陈元庆说,打入进供销社和国营商场的销售体系当中,能够让春井坊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张鹏早就是断了他们的供货。
    陈元庆:“这话,就在我面前说说就得了。”
    张鹏从兜里面掏出盒烟,也没有给陈元庆,他知道陈元庆平日里根本就不抽烟。
    “放心,我肯定不会在别人面前说的。”
    不仅不说,还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赚钱嘛,腰杆弯上点不寒碜。
    得哪天要是有了一个亿,再是把腰杆给打直了。
    就怕啊,腰杆弯得太久,就直不起来了。
    陈元庆:“供销社和国营商场都属于秋后的蚂蚱,在市场经济时代注定要遭到淘汰的。先继续的合作着,我们没有必要和钱过不去。”
    “嗯,我懂!”
    陈元庆捏着下巴,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春井坊酒业在广告这块,还用不着花费什么大力气。
    保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