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黄桥初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一章黄桥初战(第1/2页)
    永康二年初夏,汲郡,河北义军前锋大营。
    大概寅时还没到,天上仍是繁星遍布的时候,义军的营垒里升起杳杳炊烟,在紫蓝透亮的星空下,其实并不显眼。但炊烟的香气是无法掩盖的,营内忙碌烹饪了近十万人的早膳与午膳,蒸面的香气四溢在空气中,稍稍吹过一阵风,很快就弥漫到营垒之外。
    赵军的斥候们嗅到了这股气味,他们稍作议论,便猜出这香气背后的含义:这个时辰造饭,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时辰,麦香味也远比往日要充足,说明这是有不一样的军事调动。而在这个地方,这个时间,只可能有一种调动了。
    对方要开展大战了。
    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后,斥候们短暂地相互交流后,以极快的速度向西南策马驰行。马蹄踏过三寸深的青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他们就如同洞穴里的鼹鼠,除了黑暗是他们的阻碍外,再没有任何天敌阻止。
    究其原因,义军的前锋并没有放出任何暗哨,负责前帅的赵骧过于自大,几乎是像敞开大门一样,任由斥候们进行侦察。
    这使得赵王军的斥候们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继而向孙会所在的汲县奔去。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飞奔近二十里,不过短短两刻钟后,这群人便看见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从西北面流淌而来。河面宽三十余丈,波光涟涟,几乎听不见水声,只有看见数之不尽的芦苇随风摇摆起伏,其中的飞禽走兽在河边栖息。
    这里就是清水河。
    斥候们从这里飞奔而过,哒哒的马蹄声踏破了田鼠、野鸭的梦,继而从中飞起一片雁鸟,形同升起了一朵黑云。但当黑云散尽的时候,斥候的眼中出现了一座浮桥。
    这是一座用木桩、绳索、上百艘小船组成的中型浮桥,宽约一丈四尺,可以容纳三人并行。因为是由汲县当地的黄姓士族出资监造,又被叫做黄桥。
    踏上黄桥,桥面微微摇晃,斥候们不得不执缰勒马,从中缓步踏过。在南面五里处,一座森严的城池赫然耸立在地平线上,那便是汲县所在了。
    此时前线的赵王军主帅孙会尚在觉中,忽然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敲醒。这让才入睡不久的他满是恼火,起来便大骂道:“谁又来吵乃公清梦!”
    但一开门,见门口站着副将许超和士猗,顿时便哑火了。他尴尬地挠挠头,说道:“这个时间,天还没亮,两位有何事来找我?”
    许超看了孙会一眼,走进房屋内,将桌上的油灯点亮,同时口中说道:“孙帅,刚得到的消息,贼军正在造饭,预计天亮之后,便会前来围城。”
    “咦!这是真的吗?”
    这消息犹如一记大锤,顿时将孙会砸醒了,让他恐惧,更让他颤抖,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只好讪笑道:
    “那就要多多仰仗二位了。”
    但那两人都没有搭话,许超和士猗当然是看不起孙会的。可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大战,就如同头上悬着一座大山,使得他们心情沉闷,几乎说不出任何玩笑话,也无力顾及对孙会的鄙视了。
    许超点亮灯光后,士猗将一张地图打开,上面画着汲县周遭的城防图。他一面审视,一面对许超说道:
    “他们在半个时辰前造饭,现在应该已经吃上了。二十里路,骑兵两刻钟就能到,步兵急行军,则需要一个时辰。不过他们人多,应该走得没这么快,加上列阵的时候,我估计巳时的时候,他们才会抵达河水北岸。”
    许超赞同他的观点,问道:“我们是守城,还是出城野战?”
    孙会焦急道:“呀,这怎么能出城野战?应该守城啊!”
    但士猗只当是全没听见,他自顾自地说道:“军心不可用,守城只会让士气丧尽。而且我们的将士可是全数披甲,半数带马,守城怎么能发挥威力?只能出去野战。”
    说到这,他点了一下地图上的黄桥,纠结道:“我现在不能决断的,是黄桥怎么办。我们是趁对方立足未稳,直接过河袭击?还是等对面走黄桥渡河,我们再半渡而击呢?”
    孙会又发表意见道:“应该烧了这座桥!让贼军不能渡河!”
    许超还是顾及孙会脸面的,他解释道:“清水河不宽,宽处三十丈,窄处不过七八丈,深处甚至不过五尺,拆了黄桥,敌军也能顺利过河,不过是多浪费些时间罢了,可我们却不知他渡河的地点。留着黄桥,贼军一定会从此地过河,行为也就可以预测了。”
    他随即对士猗道:“渡河袭击风险太大,一旦不成功,我们就是自陷绝地,我以为还是半渡而击最好。他们从黄桥过河时,我们发动袭击,其余贼部难以迅速救援,我们奋力一击,摧垮敌人先锋,未尝不能取胜!”
    士猗斟酌一二后,认同了许超的观点,认可道:“那就这样吧,我们现在就整军列阵,今日这场苦战,可以说干系到身家性命了,应该好好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