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身边看见了一名从未见过的陌生玄甲男子。
此人五十左右年纪,身材高达八尺四寸,比刘羡还要高上三寸。在众人中,只比刘弘要矮一点。他的样貌也格外不同,他额头高高隆起,眼神深幽而智慧,其眉骨、鼻骨、颌骨,无不挺直方正。脸上的皱纹使得他没有年轻人的锋芒毕露,只显出个人性格的刚正不阿。而蓄有的三尺长须,则给了他一些飘逸脱俗的气质。
这种种元素糅合在一起,令人好似看见了一座浑厚的高山,继而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印象。
果然,等卢志点将的时候,刘羡听到了“刘渊”两字。
他不禁暗自心想:名不虚传,光从长相来看,这位左贤王就称得上是伟男子了!
更奇特的是,在他的身上,刘羡感受不到一丝胡人特有的焦躁感与疏离感。好似他不是身处异国他乡,而是一名怀有仁者之心的汉家饱学鸿儒。
会上,刘渊发言甚少,但却安之若素。会上他注意到刘羡的目光,也只是报以淡然一笑。似乎刘羡不过是偶遇的一名晚辈罢了,并不必放在心上。
这让刘羡愈发产生一种冲动,想深入了解,这位匈奴左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军议结束后,刘羡便派亲兵去给刘渊递名牒,想要求见一番。等到用过午膳后,亲兵便回来报信说,刘渊现在正在校场练兵,脱不开身,但刘羡若是坚持想见的话,可以直接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六章当世众望刘元海(第2/2页)
刘羡当然不会挑剔,不如说这样更好,当即就带着石勒走向校场。
南营的校场比刘羡在太行山中建立的校场要宽阔得多,可以容纳近十万人在其中演武列阵。刘羡来的时候,在校场中操练的,大约也有万余人,这些都是刘渊新领的士卒。
虽然早有预料,但不得不说,进入校场后,看见士卒们的精神面貌,刘羡还是很吃了一惊。
半月之前,刘羡初入朝歌大营时,义军萎靡不振、形同散沙的状态,令刘羡印象深刻。可现在看来,他们是脱胎换骨了一般,虽然得知要被调入战场,再战敌军,却并未露出沮丧神色。相反,反而露出兴致高昂,跃跃欲试的神情,似乎将过去的不堪全忘怀了。
刘羡自己也知道,将为三军之胆,如此立竿见影的成效,只能是受了刘渊的影响。
在兵卒的指引下,刘羡来到了校场角落的靶场,可见刘渊正一身甲胄,身边站着几个高大的侍卫,正指导麾下士卒射箭。
有一名士卒射偏了靶子,他便传授经验说:“射术,不只是弯弓搭箭的事,事实上,要想射得准。整个身体,从下到上都要稳当,尤其是站姿,力从脚起,射箭的时候立足不稳,就容易手抖,射出的箭也就歪了。”
他教导的是一名普通士卒,为了让对方更好地明白自己的用意,刘渊令其站定,然后亲自为其调整姿势,毫无将领的架子。但很显然,周围的士卒无不流露出慕犊之情,为刘渊的随和亲切而倾倒。
等到那士卒再射出一箭后,果然正中靶心,周围的士卒也无不拍手叫好。刘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拍新兵的肩膀,便准备巡视其余各处,并没有注意到刘羡与石勒。
但他身旁的一名高大胡人侍卫倒是注意到了,他转过身来,径直向石勒问道:“哪里来的小胡?也敢私闯校场?”
此人声如洪钟,体若铁塔,此时身着夏衫,更是露出两条黝黑又遒劲有力的臂膀,令常人望而生畏,一看就是个极为难得的大力士。
但石勒却不是会害怕的人,他晃着腰间的印绶,不满道:“喂,你瞎了眼了,我可是成都王正经任命的军司马!”
那大力士却冷笑道:“军司马是什么鸟官?我在邺城内没见过八十,也见过一百,真当自己是回事?”
话音刚落,就被刘渊斥责道:“平先,休得无礼!这是我请来的贵客!”
刘渊和颜悦色时,犹如巍巍高山,可稍作怒色,双眉一压,就好似阴云堆积,其中正在积攒雷霆。平先顿时退回刘渊身后,向石勒拱手致歉。刘渊这才改换面色,对两人笑呵呵地拱手道:
“我这随从,平日只管习武,并不善人情,若是冒犯了两位,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岂敢,岂敢。”刘羡打量着一旁的平先,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稍一回想,顿时想起来,这不是在长安时,齐万年提起过的匈奴大力士么?没想到今日竟然得见到了。
石勒也毫不介怀地回拜道:“哈,勇士当然有些傲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两人紧跟着要自我介绍,不料刘渊摆手笑道:“二位跟玄明、永明都是朋友,我作为长辈,岂有不知的道理?”
说罢,他又笑言道:“这里本不是什么好地方,但过几日就要打仗了,我又刚领了这一军。士卒的性命宝贵啊,我要忙着教他们点东西,两位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