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还有谁能与您争功?您就是讨赵的第一功臣!”
“盛名之下,您再推辞重赏,必然更得人望,便可以行我所说的十字策略了。”
“我敢担保,不出三年,您必然外放。到地方上后,您再登高一呼,天下赢粮而景从,大业也就唾手可得了!”
张宾这一番滔滔不绝的建言下,刘羡一时感到窒息。因为张宾给刘羡画出了一副,空前清晰又美满的蓝图,夺权,养望,帝业,一切都顺理成章。所需要用的手段,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地刺杀司马颖,完成一次小型政变而已。
以刘羡意志力之深,此时也忍不住有几分动摇。毕竟甘美的果实就在面前,谁能忍住触碰它的欲望呢?
但刘羡眼前忽然晃过孙秀的脸,令他顿时清醒了,并且很快意识到:孙秀恐怕也是这么劝说赵王的吧?张华恐怕也是这么劝说贾后的吧?岐盛恐怕也是这么劝说司马玮的吧?
获取权力的方式是如此简单,可难道没有代价吗?
真的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去司马颖吗?就算真成功了,这么大的事情,真的能瞒过去吗?到时候,天下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真的能得到无数人的敬仰吗?如果不能,自己的部下又会怎么看待自己呢?煌煌史册之上,以后又会怎么描写自己呢?以后真的不会上行下效吗?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交织后,这一刻,刘羡切实感觉到了,感觉到头上曹操和司马懿的阴影了,甚至能看见那两人嘲讽似翘起的嘴角。
但在这一瞬间后,他们又消失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刘羡抬眼周遭,打量着帐内的张宾,他显然在为自己的谋划而得意,而一旁的诸葛延与李盛两人,目光如炬地看着自己,呼吸有些粗重,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计策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帐篷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安静,安静到刘羡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他再度起身,把帐门的门帘挑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见到空气中上下弥漫浮动的无数尘埃,新鲜的风也随之进来了。刘羡的目光投射到军营外尚在开花的杏树,胸中的波澜渐渐平复了。
他回头对张宾说:“谢谢张先生的计策,但这个计策,我恐怕不能采用。”
这句回话让张宾哑然了,甚至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他看来,自己刚刚和刘羡那段对话,已经算得上君臣相得,而献出的这个计策,可以说是他的得意之作,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对方不愿意采纳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九章婉拒奇策(第2/2页)
刘羡说道:“此前张先生说,晋室毁祸至今,无人愿意复兴,就是因为失信于天下。我若是设计刺杀司马颖,借此篡权,恐怕也会失信于天下。到那时,即使我侥幸建立了帝业,社稷又能长久吗?”
张宾连忙道:“府君,只要计策设计周密,并不会有人知……”
刘羡挥手打断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来的无人知晓?”
张宾又道:“府君何必如此迂腐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汉高祖得天下,不就是撕毁了鸿沟之约,才歼灭项羽吗?先主复兴社稷于西川,不也是背盟而成吗?”
“在这个世道,仁义固然有用,但绝不能让仁义绊住了自己。汉季之时,论德高望重,心怀百姓,无人能及刘虞,可最后却冤死于公孙瓒之手。世间万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所谓功过相抵,只要功大于过,大体无碍,小事上也不需如此计较。”
刘羡笑道:“张先生确实是大才,深谙中庸之道。可有些账并不能这么算,高祖得天下,行事无不是事出有因,唯一一件违背了誓约的,大概就是鸿沟和议,可这也可以说是兵不厌诈。高祖何时这么偷袭过盟友?”
“我曾祖昭烈帝确实是背盟刘璋,才在巴蜀有了立足之地。可他又何尝不悔恨呢?此事白白磋磨了他三年的光阴,使得浪费了反曹时最宝贵的时间,最后受限于西川一隅,继而遗憾终生。”
“今日先生教我两策,第一策我极为欣赏,可第二策我却不敢苟同。如今天下已然是利欲熏心,想要重建信义,难道还能用数十年的标准来要求吗?恐怕不能。”
“我也不是不用阴谋诡计,刺杀、诈骗,我都是行家里手,可这种手段,只能对政敌用。若是对盟友也使用,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对付敌人,多残忍都不可怕,可对明面上的盟友也如此,不是自绝于天下吗?人心已经走下坡路太久了,我们要走回山顶,那要走的上坡路要更长更难。若这么走,我不觉得我还能走到那个众望所归的的地方。”
“如果先生不认同我的看法,那只能说,先生与我并非同道中人。”
张宾沉默地凝视刘羡片刻,叹息道:“看来确实如此,我是白高兴一场,只能另寻高就了。”
言谈至此,两人都明白,两人恐怕很难成为一对合适的君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