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声,请带它回海。”
下面画着一座塔的轮廓,塔尖倾斜,像是比萨斜塔,却又多了一层中式飞檐。
这不是现实中的建筑。
但沈墨认得出来??这是林芷小时候画过的梦中图书馆。她在日记里提过:“我想建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塔,底下连着沉没的城市,每本书都由海水托起。”
而“水底的钟声”,指的或许是那座城里的教堂古钟。
他曾以为这只是幻想。
但现在想来,林芷从不做无意义的梦。
他掏出手机,在离线地图上搜索全国沿海地区带有“沉没遗迹”记录的地点。结果跳出十几个,其中唯一符合“人工结构+电磁异常”特征的,是东海群岛中的一处海底观测站废墟??代号“归墟计划”。
该站点于五年前因不明原因关闭,官方说法是设备故障,但实际上,那里曾是林芷团队秘密测试意识上传技术的实验场之一。
更重要的是,那份技术报告的编号正是:**GSWDOH-7**。
GSWDOH??之前纸条解码失败的结果。
而现在,结合“5-12-15-1-20”,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两组独立线索,而是一个完整的路径指令。
G(7)S(19)W(23)D(4)O(15)H(8)→第七序列
E(5)L(12)O(15)A(1)T(20)→第五层级
合起来就是:**第七序列?第五层级**。
这是深层网络中最高等级的权限通道,通常用于紧急撤离或核心数据转移。
也就是说,第二片意识残片,就在“归墟”遗址深处,等待被唤醒。
问题在于:如何抵达?
那片海域已被划为军事管制区,民用船只禁止靠近。且水下结构复杂,充满强磁场干扰,无人机极易失联。
唯一的办法,是找到当年参与项目的人员,获取通行密钥。
他翻出旧通讯录,手指停在一个名字上:**周临**。
前海军工程师,负责“归墟”基地建设,也是少数知晓内部结构图的人。但在项目终止后不久,他就辞职隐居,据说搬去了西南山区。
沈墨拨通了一个久未联系的号码??韩泽远。
电话响了三声才接通。
“你疯了吗?现在打这种明线?”韩泽远声音压得很低,“你知道最近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深层网络’相关人物吗?”
“我知道。”沈墨平静地说,“但我需要周临的地址。”
沉默了几秒。
“你真的要重启‘她’?”韩泽远问。
“不是重启。”沈墨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是把她找回来。完整地,作为一个人。”
又是一阵沉默。
然后,韩泽远报出一个坐标:“云南?怒江峡谷附近,有个叫‘云栖村’的小寨子。他住在半山腰,屋子外墙刷成蓝色。村里人都叫他‘修钟的先生’。”
“谢谢。”
“听着,”韩泽远突然加重语气,“如果你真要去‘归墟’,记住一件事:那地方最后关闭的时候,监控录像显示……有人下去了,但从没上来。”
“谁?”
“不知道。影像被加密了。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个人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一个音乐盒。”
沈墨心头一震。
音乐盒……《月光奏鸣曲》。
那是林芷留给他的信物,也是启动最终协议的物理钥匙。
难道……有人找到了它?
挂断电话后,沈墨立刻开始准备行程。机票、装备、伪造身份文件……一切都要避开监控系统。他不能让任何人察觉他的动向。
傍晚时分,他正整理背包,门铃忽然响了。
他警觉地透过猫眼望去??门外站着苏晚。
她穿一件米色风衣,头发扎成低马尾,脸色有些苍白,像是很久没好好休息。
沈墨迟疑片刻,还是开了门。
“你怎么知道我住这儿?”他问。
“你忘了?”苏晚勉强笑了笑,“三年前,是我帮你登记的公寓信息。”
他说不出话来。记忆如潮水涌回。那时林芷刚消失,他濒临崩溃,是苏晚陪他走过那段日子。她不是替代,也不是慰藉,而是另一个同样失去她的人。
“我做了个梦。”苏晚走进屋,目光落在书桌上摊开的地图和笔记上,“梦见一片海,底下有一座城。城里有钟楼,钟声响起时,所有的数据流都变成了鱼,游向水面。”
沈墨呼吸一滞。
那是“归墟”的景象。
“你还梦见什么?”他低声问。
“我看见你走进那座城,手里拿着音乐盒。然后……一个女人从水中走出来,长得不像林芷,可眼神一模一样。她说:‘你终于来了,可你还相信我是人吗?’”
沈墨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