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是我们系大二的学长!”
“迎新的时候我见过,不过好高冷的,全程都没说过两句话。”
王诗涵小声说道。
“他不会就是论坛里那个校草肖斯年吧!”
高珊珊低声附和了一句。
“...
###新的起点
非洲之行虽然结束了,但沈嫣然一家人的故事却远未画上句号。回国后的沈嫣然并没有选择休息,而是迅速投入到新的项目中。这一次,她的目光投向了国内的一个特殊群体??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成年人。她决定以自己的经历为榜样,鼓励这些人重新拾起书本,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
“我今年38岁,”沈嫣然在一次社区演讲中说道,“但我依然选择了重返校园,去学习新知识,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年龄从来不是限制,只要有梦想,就永远年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许多听众的心弦,尤其是那些曾经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们。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理念,沈嫣然与当地一所大学合作,开设了一个特别的成人教育项目。这个项目不仅面向普通成年人,还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母亲、退役军人以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通过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项目旨在帮助这些学员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小宇和小雅自然也加入了这项计划。小宇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开发了一款在线学习平台,让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也能通过网络参与课程。而小雅则负责记录这些学员的成长历程,并将他们的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网络上,以此激励更多人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
---
###母女同窗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沈嫣然的大女儿小雅竟然也报名参加了同一所大学的全日制本科课程!原来,小雅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沈嫣然,则是因为对教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借此提升自己未来在文化交流领域的教学能力。
于是,这对母女成为了大学里的同学。刚开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母亲和女儿居然能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课?”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逐渐被她们之间的默契和努力所打动。
课堂上,沈嫣然总是认真记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而小雅则经常带着笔记本电脑,用图表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母亲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两人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有一次,在一堂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讨论课上,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时面临学习上的挑战,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沈嫣然毫不犹豫地举手回答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和平等沟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把对方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单纯的‘家长’或‘子女’身份。”
教授点点头,表示赞同:“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观点。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态度才能促进真正的成长。”
下课后,小雅笑着对母亲说:“妈,你今天的表现太棒了!我觉得我们真的可以成为最好的搭档。”沈嫣然摸了摸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欣慰:“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小雅。没有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
###儿子的贡献
与此同时,家中的另一个成员??小宇也没有闲着。他注意到,许多成年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往往难以兼顾学习和生活。为此,他设计了一款名为“时间管理者”的应用程序,能够根据用户的时间表自动生成高效的学习计划。
这款应用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一位名叫张强的退伍军人告诉小宇:“以前我以为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学校读书,但你的软件让我发现,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其实一切都可以做到。”
听到这样的反馈,小宇感到无比自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正在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此外,小宇还协助母亲组织了一场大型公益讲座,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分享他们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的经历。这场活动吸引了上千名观众到场聆听,其中不乏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潜在学员。
---
###校园趣事
尽管母女俩在学校里表现得十分优秀,但偶尔也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例如,有一次考试前,小雅熬夜复习到凌晨三点,结果第二天早上睡过头,差点误了考试时间。情急之下,她打电话给母亲求助。沈嫣然二话不说,立刻骑上自行车赶往学校,把睡眼惺忪的女儿从宿舍楼里拖了出来。
还有一次,学校举办了一场体育比赛,要求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参加接力赛跑。由于班级人数不足,沈嫣然不得不亲自上阵。当她站在起跑线上时,周围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