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没有电梯爬三十三层对很多人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万兴邦回到轧钢厂。
    他自己手搓的防弹suv,在他出差期间,一直放在轧钢厂,有专人负责养护,保证最佳状态。甚至还有一个专用的司机,也是大内高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兴邦可以自己开车,不想自己开车的时候,就让司机开车。回到轧钢厂。
    杨厂长第一时间跑过来。
    轧钢厂属于技术部,万兴邦是技术部部长。表面上。
    杨厂长比万兴邦级别高。实际上。
    杨厂长是万兴邦的手下51,但万兴邦的身份保密,只有轧钢厂的高层才知道。杨厂长先带着万兴邦参观了一遍轧钢厂。
    轧钢厂变化非常大。
    现在有三十个小型车间,每个车间占地一千平方米左右。二十个中型车间,单个占地三千平。
    十五个大型车间,单个占地五千平。
    最重要的是十个超大型车间,每一个占地都超过一万平米,足以生产一些大型、超大型设备。万兴邦的私人实验室,就是其中一个大型车间。
    “万部长,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新计划吗?”杨厂长有点迫不及待。
    轧钢厂的变化都是万兴邦带来的,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从处级的厂长升级到局级厂长
    “有新计划,有新产品,可你认为轧钢厂还能吃得下吗?”万兴邦摇摇头。
    杨厂长愣了一下,随后一阵苦笑。。
    轧钢厂扩张后,光车间和附属设施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三十万平米,总面积更是近百万平米。问题是项目太多了。
    就算建了多个分厂,分流了好多项目,轧钢厂依旧在满负荷运转。就算有新项目,轧钢厂也没有能力承接了。
    以前的项目都忙不过来。“是吃不下了!”
    “唉,你加入轧钢厂之前,轧钢厂虽然是一个大厂,却不太出名,能承接的也只是一般任务。”“现在,轧钢厂主厂只有高精尖项目,其他项目都分流出去了。”
    杨厂长很感慨。
    随后带着万兴邦继续参观。
    万兴邦出去半年多,虽然和厂里没断了联系,掌握着厂里的动向,但一直没回来亲自看看。首先来到火车站。
    轧钢厂新建了一座火车站,是按军用标准建设的,有军方人员驻守,保证轧钢厂运力安全。这是半年以来新建25的,万兴邦没看过。
    又去参观了组装车间,也是半年来新建完成的,老旧车间全部被改造或拆除,换成新的车间。新车间也是万兴邦设计的。
    空间更大,设计更合理,工作的时候更舒适,安全度也更高,常有各地的厂家过来参观学习。随后来到一片小区。
    同样是万兴邦设计的职工小区,按现代化商品房的设计标准,每一户可使用面积为八十平。
    室内厕所卫生间之类的都有。比筒子标准高多了。
    全都是高层建筑,每一栋楼都是三十三层,高达百米,就算繁华年代也绝对属于高层建筑。电梯是标配。
    没有电梯,爬三十三层,对很多人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
    一期工程的目标是提供一万套住房,本场职工优先,要是有剩余,也可以提供给市内住户。租金是每套每月十块。
    在六十年代,这个租金有点贵,相当一部分家庭,就像贾家,肯定支付不起每个月十块租金。但轧钢厂不一样,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对他们而言,一个月十块钱租金不是什么大问题。
    何况有一些职工工资比较高,就像秦淮茹,十五级技术员,月工资能达到四十二块五毛钱。除去十块钱租金,还剩三十二块五,足以养活一家人。
    一期工程一万套,总共三期工程,目标提供总住房六万套,光轧钢厂的职工肯定消化不了。毕竟不是单间,是套房,提供给家庭使用的。
    平均来说。
    六十年代一家有四五口人很正常。
    六万套房子,能解决二十四五万,乃至三十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万兴邦建这么一座小区,前期目标是满足轧钢厂的内部住房需求,后期目标是缓解一部分四九城的住房压力。作为一名穿越者,他非常清楚,四九城即将迎来一场人口大爆发。
    不要说只建设一座有六万套住房的小区,就算有六十万套,也满足不了人口大爆发的需求。毕竟四九城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肯定是龙国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他这也算是未雨绸缪。
    “这是地铁入口,按你设计的方案,四九城第一条地铁,同时也是龙国一条地铁已经开始建设。”
    喜欢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