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是我疏忽了” 万兴邦恍然大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枪是近战枪械,通常是几米或者几十米,步枪稍微远一点,通常在一、二百米范围内。”“手枪子弹出速度是多少?步枪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枪子弹初速度三四百米,步枪的初速度高一些,五六百米,或者六七百米。”
    杨将军不知道万兴邦为什么问这些问题?他只是配合回答。
    “手枪子弹的初速三四百米,几米或几十米的距离,子弹飞行时间很短,基本可以忽略,可以认为子弹走直线。”“步枪子弹初速度六七百米,一二百米的距离,时间也不长,影响不太大,也可以认为子弹走直线。”
    万兴邦总结。
    杨将军等人点点头。
    有一句老话叫神仙难躲一溜烟儿,说的就是子弹速度快,只要看到开枪,想躲就来不及了。
    “我设计的狙击步枪情况不一样。”
    “狙击步枪的子弹初速度九百米左右,要射击三千米的目标,子弹的飞行时间超过三秒钟。”“飞行的同时,受重力影响,受风力影响,受湿度影响,会改变子弹的飞行路线。”
    “就拿重力举例,手里拿一个东西,放下,看看三秒钟会下落多少?”“这时候,狙击步枪的子弹走的是弧线。”
    “你们射击的时候,去按照直线的标准来,怎么可能打准?”“距离越远,按直线标准来,误差就越大。”
    万兴邦解释完毕。
    杨将军等人明白了,却一阵头疼,三千米距离的射击,受这么多因素影响,怎么才能打准?
    难道靠蒙?不对!
    杨将军反应过来了。不能靠蒙!
    万兴邦演示的时候,一打一个十环,枪枪都能命中靶心,他肯定有解决问题的特殊射击方法!
    “万主任,你有办法增加命中率吗?”杨将军询问。
    团长等人跟着点头,他们也想知道。“稍等!”
    万幸帮回到办公室。
    打开办公桌的抽屉,取出一个小册子,实际上是从随身空间内取出,根本就不在办公桌内。“想在三千米外百发百中,这一个小册子就足够了!”
    “把它研究透了,都是神枪手!”万兴邦把小册子递给杨将军。
    杨将军大喜,打开一看蒙了,这写的是什么?
    小册子里写的东西,拆开了他都认识,无非是文字,还有一些符号,组合到一起就看不懂了。““你能看懂吗?”
    杨将军把小册子递给下一个人。
    下一个人看了看,摇摇头,又递给下下一个。三分钟后。
    小册子回到杨将军手上。没有一个能看懂的。
    “万主任,能解释一下小册子的内容吗?”杨将军的头更疼了。
    “小册子上写的是一些射击常识,以及一些常用的公式。”
    “计算子弹受重力的影响,受风力的影响,受湿度的影响,以及其他影响子弹飞行轨迹的因素。”“只要学会这些,提前计算好,就算目标在三千米外,也能一枪命中。”
    万兴邦解释。
    杨将军听明白了,却苦笑了一下。
    在六十年代,刚进入新社会没多久,教育还来不及普及,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都普遍偏低。战士们也有同样的情况。
    这些计算公式,大多数战士肯定看不懂。杨将军说明了一下情况。
    “是我疏忽了!”万兴邦恍然大悟。
    他是从繁华年代穿越过来的,在繁华年代,任务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准。甚至还有不少大学当兵的。
    写小册子的时候,他大意了,忘了当前教育水平,才写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小册子。“杨将军,你先别着急,让我想想,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我想到了,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办法是办学习班。”
    “小册子上的公式很少,只有几个,不需要理解,办一个临时学习班,让战士们学会用就行。”
    “我估计最多半个月,战士们就能学会计算。”万兴邦出谋划策。
    “半个月就能学会吗?”
    “很好!”
    “半个月时间不算长。”杨将军松了一口气。
    “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什么?”杨将军询问。
    “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加个人,让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开枪,另一个人负责观察环境。”“枪法好的开枪。”
    “枪法不好的人负责计算。”
    万兴邦提出第二个解决(好得好)方案。
    “杨将军,第一个方案是可选,办不办学习班都可以,第二个方案是必选,必须双人一组。”“狙击手射击的时候,基于基近观察目标,观察的范围非常狭小。”
    “他的观察范围小了,很容易忽略周围的环境,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观察员,大范围观察环境。”
    “两人一组,一个射手,一个观察员,才是最佳组合!”万兴邦强调第二种方案。
    杨将军想了想,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
    万兴邦发明的狙击枪,他也亲自尝试过,通过狙击镜观察目标的时候,的确容易忽略周围。
    喜欢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