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抗击黑潮,世界联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塌。那片青铜镜残片在空中剧烈震颤,发出刺耳哀鸣,随即化作无数光点,飘散如萤火。每一粒光点落地,便生出一朵白色小花??人们后来称之为“忆莲”,象征着被彻底净化的遗忘之力终于回归自然。
    黎明再次降临。
    阿宁立于桃树之巅,手中竹简迎风展开,墨迹自动延伸,续写着尚未完成的篇章。
    她写道:
    >“至此,命监司覆灭,终忘仪式终结。然斗争并未止息,因人性之中,始终存有对真相的恐惧。唯愿后世之人铭记:
    >记忆非负担,乃是权利;
    >回忆非软弱,乃是勇气;
    >而书写历史者,不应是刀剑持有者,而是真心爱这片土地的普通人。
    >
    >是故,《新忆录》永不封笔,共忆之路,永无终点。”
    写罢,她将竹简投入桃树根部。下一瞬,整棵树爆发出耀眼金光,根系深入地脉,连接万碑阵、忆学院、真史谷、共忆塔……直至遍布大陆每一寸土地。一条全新的记忆脉络就此贯通,如同文明的血脉重新搏动。
    十年后,这片大陆被称为“忆启之洲”。
    这里的孩子入学第一课不是背诵帝王年号,而是讲述自家三代以内最难忘的故事;这里的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政府决策必须附带“历史影响评估报告”;这里的节日不再庆祝征服与胜利,而是设立“还名日”、“重述节”、“静默周”,让人们在沉思中与过去对话。
    阿宁依旧住在桃树驿站,只是如今,那里已成为全世界朝圣者的终点。每年春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在桃树下留下一封信、一幅画、一段录音,或是仅仅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一句承诺:“我会记住。”
    某个春日午后,那位曾递上小册子的小女孩再次来访。她已长大成人,成为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她带来一本厚厚的书稿,封面题为:《陈德昭传:从被遗忘者到文明灯塔》。
    “老师,”她说,“我用了八年时间走访七省四十二县,收集关于曾祖父的一切痕迹。现在,我想请您为这本书作序。”
    阿宁接过书稿,翻开第一页,看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陈德昭站在永宁乐坊门前,怀抱竹简,目光坚毅。
    她久久凝视,然后提起笔,在扉页写下一句话:
    **“有些人注定不会出现在当时的史书里,但他们,终究成了后来的时代本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