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大赏,连升三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千余新来的魏民,被周仪安排在营寨一侧,禁止任何士兵前来打扰。
    “倘若有北边魏民前来探望,不得阻拦,放其进营。”
    “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
    “若有思乡意欲北归者,亦不得阻拦,任其离去。”
    周仪对这一千新归附的人员关怀备至,供其吃喝,更准许后悔之人返回魏境。
    一番操作下来,让不少人瞠目结舌。
    “我观校尉麾下魏民,虽成份斑驳不一,有商贾,有百姓,有县吏,但皆是青壮之人,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一支劲旅,不应放其归北。”
    “他总是做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众人议论纷纷。
    随着周仪的命令颁布下去,千余新民当中,果然有不少身影向周仪申请北归。
    周仪一律同意,亲自送他们到江边,放其远去。
    身后众人无不摇头叹气,暗呼可惜。
    数日之后。
    那些北归的身影又回来了,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回来,还带回来不少家属、亲眷。
    江夏北部功曹赵翟、弋阳备将裴生、夷王梅颐等,都率麾下党羽前来归附周仪,申请成为吴民。
    前前后后,周仪又得千余人员。
    “我等感慕校尉,相携而归欲迁临湘,望校尉接纳!”
    众人高声呼喊。
    “好。”
    周仪当场接纳众人,统一将其安排到自己的营寨当中。
    未久。
    陆逊、诸葛瑾的大军成功归来武昌,此次北伐西路军虽然没能攻下襄阳,但是攻克了临沮,外加周仪新获两千魏民,也不算无功而返。
    上大将军陆逊启奏建邺朝廷,校尉周仪、将军潘镇、千夫长李容等人,成为了此次吴国北伐当中,为数不多获得封赏之人。
    【今有我朝雄狮之众,克敌制胜,斩将夺旗,朕心甚慰,特赐奖赏,以彰其功......】
    从建邺那边赐下的封赏,终于传到了武昌。
    校尉周仪因临沮之功,迁裨将军,赏金银十箱,赐田地五百亩。
    折冲将军潘镇因临沮之功,迁平北将军,赏金银十箱,赐田地八百亩。
    千夫长李容因临沮先登之功,任命校尉,赐田百亩。
    其余诸如黄震、潘进以及潘镇麾下的人员,应封尽封,应赏尽赏。
    金银布帛,良田府宅,悉数到位。
    封赏现场欢呼一片,喧嚣不停。
    “裨将军周仪,轻兵急进江夏,掩护西路北伐军撤离有功,经至尊决议,再迁偏将军。”
    众人闻言,所有目光都锁定在同一道身影上。
    有羡慕,有敬佩,亦有些许妒忌。
    这还没完。
    “偏将军周仪,自江夏归武昌,为吴国新增民众两千余口,因功再迁牙门将军。”
    此话一出,无人不惊。
    这一日,原领军校尉周仪连升三级,裨将军、偏将军、牙门将军,震撼众人。
    周仪默默接受着属于自己的封赏,表面上镇定自若,波澜不惊,内心里极度暗爽。
    后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趋于平衡,军功是越来越少了,升迁很难。
    不像诸侯讨董到赤壁之战时期,战争不断,相应地军功便不断。
    他这个牙门将军往上,还有一个过度阶段的中郎将。
    中郎将之上,则是像前折冲将军潘镇这种杂号将军,接着是四平将军、到四安将军。
    再往上便是重号将军,如四镇将军、四征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紧接着是位极人臣的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大将军已经是魏国、蜀国的武将之首了,东吴的上大将军是特例。
    受封之后的周仪,仍旧需要暂留武昌待命一段时间,因为吴国担忧魏国会进行反扑。
    在待命的这段时间里,周仪将原江夏功曹赵翟喊到面前。
    “你麾下人员当中,可都尽数识字?”
    对此,赵翟恭敬回答:“文化有高有低,但都尽数识字。”
    于是赵翟被周仪任命为军中主簿,负责处理各类军务文书。
    弋阳备将裴生带来了数百青壮,接替李容担任军中千夫长,受校尉李容节制。
    其余人员,周仪按照他们的心愿,尽数迁往临湘,张五负责此事。
    “你持我信件,带队先回临湘,丁琰自会处理后续之事。”
    他叮嘱张五。
    “唯。”
    张五领命,带人而去。
    在张五前脚刚走,平北将军潘镇便已抵达周仪营寨中,将赏赐下来的十箱金银、八百亩地的田契放下。
    “临沮之战功劳在你不在我。”
    潘镇从折冲将军迁至平北将军,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金银、田地的赏赐,他一律不要,全给周仪。
    “你麾下新增两千余口,吃喝拉撒到处要钱,这些金银与地契,正好派上用场。”
    对方要不要,是对方的问题,潘镇给不给,是潘镇的态度问题。
    周仪笑了笑,没有推辞,坦然接受了潘镇的馈赠。
    潘镇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他很高兴,拉着周仪诉说了这么些年的不易。
    说他在折冲将军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整整十年!
    “十年!”
    这十年终于熬到头了。
    兴奋之余,潘镇告诉周仪,他当年还是领军校尉时,曾追随过右将军潘璋。
    后来又追随镇南将军吕岱,前些年才被调回荆州,受陆逊节制。
    “右将军去世后,至尊以右将军之子潘平行为不端为由,将其流放会稽,意欲剥夺右将军麾下兵马,充于宗室守卫。”
    “大将军、骠骑将军、镇南将军据理力争,把右将军麾下大部分兵马接回身边。”
    其中,吕岱分到了潘璋的三千兵马。
    周仪听了,心中思索。
    孙权一辈子都在和江东本地世家、淮泗流寓系将领争夺权势,而潘璋是淮泗派将领,他手下的兵马,不可能直接归于孙权的宗室之军。
    在诸葛瑾、步骘、吕岱联合施压之下,孙权拿到的潘璋麾下部曲应该不多。
    “镇南将军写信给我等旧部故将,让镇推荐些将领,统御右将军麾下的三千将士。”
    潘镇解释说吕岱给旧部之人写信,让大家推举一批人才到交州。
    “镇给镇南将军回信,推举了你。”
    他向吕岱推举了周仪,认为周仪合适统御吕岱拿到手的三千将士。
    周仪瞪大眼睛,略显震撼。
    万万没想到,连这种好事也能落到自己头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