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数据不怎么敏感,也就孙尚书以及田尚书这种,与田地有交集的部门,才比较清楚。而这时又有人问道:“李阁老,不知今天为何没有反对贾家参与盐铁之事?此中利益就有点太大了。”
李阁老本来是在那看戏的,没想到事情会烧到他的身上,不过有人问了,他也就解释一下。就听他说道:“勋贵如果可以参与盐铁,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参与盐铁?你们可以问问田尚书,盐铁之利究竟有多大,如果我们能参与,有多少利益。”
众人这时都看向田尚书,而田尚书也不怯场,直接说道:“诸位应该知道我朝现在有多少人吧,已经远超一万万了,而每个人每年要吃二斤盐,现在一斤盐的价格普遍在五十文,也就是说,每人每年要一百文。”
“也就是说,现在每年可以卖一千多万两银子的盐,而盐税才多少?去年堪堪到五百万两,也就是说,扣除运输以及制盐成本,仅仅卖盐,就有差不多六百万两以上的利,而且人口可是在增加的。”
“如果朝廷放开盐铁专营,那么这六七百万两的利,我们就能收入手中。在地方,勋贵可没法和我们相比,就是地方卫所,没有我们同意,他们能调兵吗?”
众人听后都感觉有理,不过这时又有人问道:“可是铁呢?现在一斤铁不过是六文钱,而且需求量也不高,去年工部一共才产了二三十万石,几十万两罢了。”
这个人刚说完,就有人笑道:“有了铁你还怕卖不到高价?实话和你们说吧,咱们这里铁是便宜,但只要能弄到,然后运出去卖,价值就能翻上百倍都不止。”
“在鞑靼以及准格尔,一个铁锅就能换两三头羊,在倭国更贵,一把普通的倭刀,就值一两金子。也就南洋便宜一些,毕竟现在南洋到处都是红毛鬼,他们也有铁。”
众人一听全部露出慧心的微笑,显然对于其中的利益,这些人都很心动,弄好了的话,这每年还不得有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两的利益?
而李阁老这时也说道:“你们不会忘了贾家的那些工坊了吧?现在贾家可是将工坊的所有图纸以及秘方,都送给了皇上,而且还怕皇上看不懂,将所有的秘密都写了出来。”
“而现在研读那些内容的,可是工部以及翰林院,你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我想你们应该也看出了水泥的用处,对于那些采矿机械以及电厂都眼馋的狠,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
众人听后无不哈哈大笑,仿佛他们很快就能将贾琮搞得工厂复刻出来了一样。而就在文官们讨论的时候,皇帝也在考虑这次事情的影响,不过与武勋以及文官们的态度不同,皇帝非常愤怒,他感觉亏了。
这时皇帝问戴权道:“如果放开盐铁,你觉得朝廷要损失多少税收?去年盐税已经有了五百万两,而铁也给朝廷带来了二十多万两的收入。如果放开了,这五百二十万两还有可能进入国库吗?”
戴权听后小心的说道:“皇上,如果贾家能够如矿山那样纳税,臣倒是觉得赚了,他们一年要产千万石铁,如果也按十税一的话,朝廷就能直接获得百万石铁。”
“去年工部可才产了不到三十万石铁,而贾家却能直接给朝廷百万石铁,皇上您不是应该想想,这么多铁该怎么用吗?朝廷现在可没有那么多地方用这些铁。不过盐恐怕是个问题,皇上您如果允了贾家采盐,阁老他们如果也要采盐该如何?”
贾赦今天算是搅起了满朝风雨,所有人都在观望皇帝最后的决定,他的决定,将影响着无数人的生计。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贾赦回到了贾家,将今天的事情和贾琮说了一遍。接着就问道:“你说我们贾家欠国库的银子,要不要还了?”
贾琮听后想了想说道:“还,还是要还的,不过我们最好不要往国库还银子。”
贾赦听后有点迷茫,不由得问道:“我们欠的就是国库的银子,不还国库还哪?”
贾琮笑道:“文官提出还国库欠银,为的是什么?我想你应该清楚吧,一个就是让勋贵与皇帝,以及勋贵内部不和,对吧?而另一个当然是为了他们自己考虑了,银子进了国库,跟进了他们口袋有何区别?所以还银子可以,但要还到内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