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说我要怎么和他们谈?”
“我现在都不知道你准备建设多大规模的工厂,以及这些工厂究竟值多少钱,更不知道将来会有多少赚头。如果和他们要的少了,估计你到时候又只会拿出一点点利益了。”
贾琮想了想说道:“如果算真实的价值,那根本不是你们能够想象的,我拿出来的技术,如果不附上所有图纸以及说明,让他们独自发展,二百年内不可能实现。就是我给出所有图纸以及说明,让他们按照规划发展,五十年内也很难有什么太大的成绩。”
“所以如果让我说的话,明年的那几个工厂,给他们算个优惠,就作价一亿两吧。一共分成一万股,一万两一股,他们出多少银子,就算做多少股。当然也有上限,就按两千万两来吧,如果超出了两千万两,多出来的就等以后吧。”
贾赦听后,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实在是贾琮说的价格太高了,一亿两啊,那可是一亿两。良久贾赦才说道:“你知道朝廷去年的赋税才多少吗?不过区区三千多万两而已,你这是直接要了朝廷三年的税赋,这要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贾琮摇头道:“高?这才哪到哪,你可知全国有多少田地?我估计应该快有十亿亩了。等氮磷钾三种肥料齐全之后,如果这些土地全部使用化肥,一年就差不多要用十几亿包一百斤一包的。”
“就算一包一百文钱,一年仅仅化肥,就最少是两亿两的生意。而且你不要忘了还有机械厂呢,以后等机械厂开始生产之后,你才能明白什么是工业化。现在矿山、水泥厂以及发电厂,那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等钢铁厂建成,贾琮肯定是要上火车的,不然矿石运输,问题就太大了。毕竟初期贾琮的要求就是年产百万吨,而想要达到年产百万吨钢铁,就需要运输几百万吨的矿石。
而出产的钢铁以及机械,也不能用马车来运输吧?毕竟载重量太小了,所以当钢铁厂开始建设,那么贾琮肯定是要弄出一个比较全面的配套体系的。不过对于贾琮说的,贾赦很难共情,他根本不了解机器大工业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是觉得贾琮说的有点假。
是以贾赦问道:“能不能少算点?一亿两太多了。”
贾琮摇头道:“一亿两并不多,如果他们不愿意加入的话,那就算了,不过你倒是可以去争取一下皇帝。如果他愿意拿优质铁矿、煤矿以及盐业准入权入股的话,可以给他两成的股份,你可以明确告诉他,这是我说的,想来他会同意的。”
一亿两真的是贾琮往少了算的,就贾琮炼制的机器,讲真的,一亿两真的买不来。至于说邀请皇帝加入,那不过是为了矿产罢了,初期贾琮还能亲自建设核电站,但以后肯定是让工厂自行发展的。
没有贾琮出手,短时间内工厂是很难自行建设核电站的,毕竟提纯核燃料,对于这个时代基本就是空谈。哪怕是贾琮提供设备以及全套的工艺,这个时代也承担不起提纯核燃料的高昂费用。
而如果没有核电站,那么化肥厂、发电厂、炼钢厂等就都必然需要使用煤炭作为原料了。如果这些矿产不能算作工厂的财产,那么单凭贾家,肯定是镇不住所有人的。当然算上皇帝都不一定好使,但有皇帝的股份在,也就算是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名义。
不过贾赦依然感觉为难,毕竟贾琮要的真的太多了,然而他知道,他很难改变贾琮的意志,只得离开。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去和北静王谈谈看。”
贾琮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也好,不过关于欠银的问题,你倒是可以提醒一下他们,这次还钱,如果真的还给内帑的话,我估计皇帝应该会记着你们的好。”
贾赦听后了然,可不是吗,所有欠银一起可是有一千多万两的,如果都能还进内帑,皇帝估计也会非常高兴吧,毕竟皇帝手里的银子,也不是无限的。有了这个提醒,贾赦心里也轻松了起来,用了午膳,稍作休息,贾赦就先去了宁府,很快就和贾敬达成了共识。
接着就去了北静王府,至于他们是怎么谈的,贾琮没有关心,不过只是过了七八天,一众勋贵就和贾赦一起进了宫。同样是在养心殿,众人行礼之后,一起说道:“臣等有罪。”
接着北静王说道:“先皇怜先父等人生活不易,允朝臣于国库中借银钱度日。然臣等不孝,有了银钱之后竟不思进取,未能及时筹措银钱还债,有负圣恩,直至今日,方才筹措足够银钱。”
“思及当年,先父等于先皇处借得银钱,今日还钱,亦需还与先皇子孙。是以臣等斗胆,希望将先父等于先皇处借得之银钱,还于皇上,还请皇上差人取来账册清点账目。”
皇帝听后心头一喜,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北静王的意思?这不就是说,借国库的银子,他们要还,但不是还给国库的,是要还给他的。这时皇帝盯着北静王他们猛看,想从他们身上,看出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