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逢家里种园子,顶子和石头刨坑,尹青和小玉点籽种,父亲母亲负责在后面盖土。闻大呱嗒路过大门口,看见这情景,走进院子,隔着障子说话:“哎妈呀,顶子回来了!这闺女是顶子对象吧?”艾育梅笑着回答:“是啊,她家原先在老粮台住。”闻大呱嗒啧啧羡慕道:“真好,这一家多好!”趁着成玉陪着尹青去上厕所这工夫,梁顶子私下问父母:“我对象咋样?”母亲低声说:“说实话,人长的一般,性格还行。是个腆胸脯,就怕心没磨。”父亲说:“还可以,配顶子是够用。”梁石头对哥哥说:“别人咋看不重要,你自己相中就行。”见家人没有反对意见,打算到冬腊月结婚,黄士魁就找公冶山看了日子。
筹备婚事的那些天,下了好几场大雪,时常刮起大烟炮。为办好这场宴席,黄士魁事先借来碗筷桌凳,专门杀了一口大猪,过油的菜也提前一天做了出来。正日子这天,虽然烟泡小了,但天气却异常寒冷,原定上午九点准时举行结婚典礼,可黄士魁一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送亲的车来。过了成亲的时辰,大顶子急得团团转:“这鬼天气,真耽误事儿。”艾育梅说:“肯定是路上雪大,送亲的车不好走。”杜春心是提前几天和老憨顶子一起坐客车来的,见娶亲不顺也跟着着急:“这得等啥时候是个头儿,过了晌午这席还咋放?”老憨也说:“依我看,先别傻等了,没头哇!”支宾姚老美儿建议说:“特事特办,先放席,等新娘子和娘家客到时举行结婚仪式。”黄士魁说:“只能这样了,再等这席面就没法进行了。”于是姚老美一声吆喝:“准备开席——”灶厨的、跑堂的、帮工的都忙活起来。
除主人家三间房子外,左右邻舍也成了临时摆席写礼的场所。一家办事,全屯里人都知道,有的家派个代表,有的家甚至全家抬。随完礼的,就进屋找位子。支客人耳朵上夹一支烟,东屋跑西屋串,时而大声吵吵:“大家合桌,马上开席。”方盘手一手撑着大黑木方盘,一手扶着托盘边,在东西院穿梭,进屋就笑盈盈地高喊:“上菜了,上菜了,油着,小心油着。”捞忙的妇女把大方盘里层叠的菜盘端到桌子上,先上凉菜拼盘,然后上香气扑鼻的鱼肉和溜炒等热菜。
婚宴在十点钟开始了,可新娘子迟迟未到。由于雪太大,南官道沿途经乡镇组织村民挖通,但乡间路却还是封闭状态。南屯下道口离长青村有五六里路,半新的送亲面包车拐上乡间雪路时已经比预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行驶不久就陷进了过膝深的雪壳子里。车上的人下来推也推不动,只好到屯子里打手摇铃电话,让金小手转告黄士魁:“雪太大,车在南官道口打坞了。”接到信儿,黄士魁赶紧领着顶子去求金书山,想用拖拉机去官道接亲,金书山二话没说,赶紧穿衣服下地,让金玲给烧一大锅开水。孟令春跟梁顶子开玩笑道:“顶子,你看你结婚这天赶的,好像老天爷考验你们呢!”顶子说:“可不是嘛,没想到挑这么个日子。”
水烧开了,油也加够了,梁顶子帮着金书山在东车库房弄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拖拉机发动着。当拖拉机吼叫着迎着风雪出了村时,黄士魁的心才稍稍安稳。回到家,婚宴已经放了第三悠。艾育梅说:“没想到,结个婚这么糟心。要没有拖拉机,新娘子今天都过不了门儿。”黄士魁说:“是啊,金书山挺够意思,费好大劲才把拖拉机发动着。瞧这天气赶的,以后给儿女再办婚事儿,说啥不在雪天办。”
听见拖拉机的吼叫声,尹青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她从面包车车门子里钻出来,看见拖拉机开了过来,梁顶子从车门子里跳下来,激动得不知说啥是好:“你们可来了,把我都快急死了!”金书山从车门里探出头来,那狐狸皮帽子上火红的绒毛被风吹得乱抖,他见送亲的人都下了面包车,就安慰道:“好饭不怕晚,别着急了,有我这拖拉机就好办了,一会儿就到家了。”
拖拉机给面包车开出了可供进退的场地,然后帮着把面包车拽了出来。尹祥问:“拖拉机一次最多能坐几个人?”金书山说:“正常情况下连驾驶员能坐三个人,特殊情况下楼里能挤四个,门两边能站两个。”经过临时商议,尹祥让女婿小甄医生陪着司机把面包车开到三道梁子等候,让剩下四个送亲的挤进驾驶室,让一对新人在驾驶楼门两旁站着。等吃完下晌饭,再用拖拉机送到三道梁子往回返。等四位送亲的人挤进了驾驶楼里,梁顶子和尹青只好站在拖拉机门两侧踏板上经受风雪洗礼。
等新媳妇接回来,宴席已经散去,屋里人早已闻声出来迎接。此时,站在拖拉机两侧的一对新人几乎成了雪人。送亲的人到了老宅东屋南炕上,杜春心和老任太太这两个老街坊姊妹便又嘻哈起来。艾育梅拉过尹青的手问道:“冻着没有?等着急了吧?”尹青摇摇头,说话时又露出那种看啥都新奇的窘笑:“穿的厚实没冻着,就是等的时间有点长。”秦黑牛评论道:“雪再大,也没有送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