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来都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去入阁机会了。
    所以那时候的“大七卿”面对内阁大臣还是很硬气的,反正老子又不能进步了,我还巴结你们干嘛?
    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范围,防止内阁骑到头上,身为“大七卿”之首的吏部天官,往往就身处和内阁叫板的第一线。
    那是什么时候,内阁圈子向尚书们打开了晋升通道的呢?
    没多久,就正德朝这几年。
    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寥寥几人是这么操作的。
    比如吏部尚书焦芳,吏部尚书梁储,以南京户部尚书的身份进入内阁的杨廷和,还有一个是去年底刚刚入阁的费宏。
    另外还有短暂在位的刘宇、曹元和刘忠。
    而出现这样的变动,都归结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刘瑾新政!
    焦芳作为第一个意外,是刘瑾为了加强对朝堂的掌控引入的强援。
    刘瑾这个始作俑者抬高了版本强度,文官阵营立刻做出了反弹,让王鏊和杨廷和上位。
    刘瑾也很快运作了两个自己人曹元和刘宇进入内阁。
    接着梁储和刘忠的上位,彻底为大七卿打开了进入内阁的通道。
    在刘瑾被击败之后,内阁相权一时变得空前强大。
    但这个新旧秩序的变化,到现在并没有实行几年。旧有的思维和惯性,仍旧有着很大的市场。
    这种战后大内阁到底是因应特殊变故,还是就此成为制度化的标准,也没人有个明确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510来都来了(第2/2页)
    毛澄是在正德六年五月,从翰林院侍讲学士升为翰林院学士的。
    这个翰林院学士,地位等同于六部侍郎。
    也就是说,只要毛澄实际掌握部务,最低就是个侍郎起步。
    按照前些年的条件,毛澄理论上已经摸到了入阁的门槛。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毛澄的前面仍旧挡着一座大山。
    长期以来,想要进步的毛澄,一直有自己对标的对象。
    那就是他当年在詹事府担任右谕德的时候,身为左谕德的两位同行。
    一个是费宏,一个是靳贵。
    费宏已经一跃成为了大学士,进了大明最强的圈子。
    靳贵也有条不紊的成为半步内阁境。
    因此再简化一点,毛澄暂时以及长期的卡位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靳贵。
    靳贵是很有希望进入内阁的人选,而各方面资历都小一号的毛澄,又是靳贵强而有力的替补。
    但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话,在这条赛道上,弘治三年探花的靳贵和弘治六年状元的毛澄之间,那看似很小的一步,却是万难超越的。
    除了资历稍老一些,靳贵本身的气运也堪称逆天。
    靳贵是镇江人,年少的时候拜了一位同乡前辈为老师,这位同乡前辈的名字叫做杨一清。
    后来的时候,靳贵跑去考科举,选中靳贵的同考官叫做杨廷和,于是靳贵又拜了杨廷和这位房师,成了杨廷和的门生。
    再后来,靳贵自己担任主考官的时候,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成了当科的状元,更是让杨廷和与他的关系更加紧密。
    可以说,靳贵和当朝两大佬关系都还不错。
    至于毛澄,哦,不对,翰林院的中毛……
    杨一清、杨廷和:他是谁?
    毛澄的老师李东阳已经很不愉快的滚蛋了。
    靳贵自己的上进之路,走的也很扎实。
    先是以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接着又掌詹事府事,挂了吏部右侍郎的衔,拿到了进入内阁的钥匙。
    ——翰林院学士内阁掌知制诰。
    也就是说,靳贵已经能以借调临时工的身份,进入内阁,帮着内阁草拟诏书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度。
    接下来只需要加官提品,靳贵就能很流畅的进入内阁了。
    在主持完去年的科举之后,十分满意的杨廷和立刻让靳贵拿到了那个十分重要的加衔“礼部尚书”。
    可惜,什么程序都走完了,临门一脚的时候,靳贵因为舞弊的传闻,引来了南京十三道御史林近龙等人的疯狂弹劾。
    这就让靳贵的入阁之路暂时蒙上阴影。
    一旦靳贵摆脱了弹劾案的麻烦顺利入阁。
    那么以当前的阁臣阵容,毛澄可能熬到死都没有机会再进一步。
    现在靳贵入阁的事情出现了反复,毛澄面前又出现了可以行险一搏的机会,那毛澄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毕竟,来都来了,这种天赐良机被他赶上,不妨干他一炮试试。
    裴元想着毛澄的事情,对魏讷说道,“毛澄真是个聪明人啊。”
    魏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那些举人虽然闹得厉害,但是天子的精力根本没放在这上面。现在天子每天在京中演武,带着那些边军到处纵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