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朝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面的人的赘述。何皇后见此情景,便起身道:“今天朝会就到此为止吧,爱卿们都回去吧。”
    随即准备拉着小皇帝的手回宫。此刻的董太后,却站了出来,道:“陛下应该体谅群臣,还有些臣子未述职完呢!”
    董太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在朝中缺乏文臣武将的支持。为了争取朝臣的支持,每次朝会都会逼着小皇帝认真听朝臣的汇报,以获得朝臣的好感,从而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此刻的夏烨反而不想述职了,他怕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他对政治本来就不敏感,若是说错了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但此刻董太后发话了,小皇帝和何皇后也只能被迫又坐回了原位。何进看了看董太后,咬紧了牙关,心里想着一定要除掉董太后,大权在握。随即何进朝大殿中喊道:“继续述职。”
    大殿之中还没有述职的就三三两两几个人,夏烨、张均、王朗等人。夏烨想了想,既然来了,就说一下吧,随即跨步出列,道:“承蒙陛下圣恩,臣夏烨举兵五百,辗转多地,以三千兵马定青州,歼敌六七万,现为青州牧。”
    此话一出,文武群臣又是一片哗然,牛啊,又来一个吹牛皮的!一个个对夏烨指指点点。何进见是前日拜访自己的夏烨,见他选择自己站队,便上前解围道:“陛下,此人功绩我核实过,并无虚假,可封其为破奴将军。”
    朝中有人好做官呐,何进这么一说,一众文臣武将皆改变口吻附和说:是也、是也。
    王允见势,夏烨是位良才,今后一定是天下百姓的福音,便也补充道:“陛下,大将军所言极是,此人必是我大汉之福啊。”
    何进瞅了瞅王允,心下疑惑,怎么这老头突然愿意搭配自己了,平时可经常和自己唱反调,就是因为不满意自己外戚的身份,难道是想和自己抢人?
    随即何进又补充道:“陛下,以夏烨的军事才能,一个破奴将军恐怕不足以使其才能得以发挥,微臣建议封其为左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次朝会(第2/2页)
    旁边的皇埔嵩一听,本来被降级的心情,心里更加五味杂陈了,自己的位置被一个后辈给抢了,心里愤愤不平,但也不敢发怒,只能憋在肚子里一言不发。
    王允斜眼瞥了一眼何进,知其所为,也不敢力争,也不表态,只是用一种别样的眼神回味的看了几眼夏烨。
    夏烨也被搞得不知所措,这政治真是太费心力了,看起来得到了封赏,其实周旋于各方势力,不知不觉中还得罪了人。
    台上的董太后也流露出了欣慰之色,因为十常侍现在侍奉董太后,企图依靠董太后攫取朝中大权,夏烨曾秘密拜访过十常侍,十常侍正缺外援,夏烨的到来无疑正中他们的心头,故想提拔夏烨。而此刻朝中左右两派皆有意于夏烨,董太后岂可放过,随即界越皇权,同意了何进的表奏,道:“嗯,众爱卿皆慧眼如炬,此类人才当然称得上左将军这一职位。嗯,孤家替皇帝陛下准了。封汝为大汉朝的左将军,位列大将军之下。”
    夏烨此时诚惶诚恐,不知不觉间已经卷入政治漩涡,三方势力都投来了橄榄枝,若是有一丁点的处理不好,可能明日就是自己的忌日,走不出这皇宫,心慌得一匹,因此有些手足无措,只能一言不发,脑袋迟滞了许久。
    此刻的何进也是一头雾水,见董太后也对夏烨投来赞赏的眼色,心中隐约觉得夏烨这人有点靠不住。小皇帝看了看何进和群臣,见没有人反驳,便朝夏烨道:“依大将军及董太后所言,封你为左将军,领青州牧。”
    夏烨闻言,脑袋在刚才的迟滞中回过神来,赶紧在朝中大殿一拜,道:“谢主隆恩。”随即赶紧归队了。
    之后是张均述职,张钧是个谏议大夫,述完了各个朝臣的履职尽责情况,又补充了一点,道:“陛下,您有一皇族支脉现为草民,亦有战功,歼敌万众,此刻随军公孙瓒军队之中。”
    皇帝闻言道:“噢?张大夫,你且说来听听。”
    张均道:“此人与陛下同姓,名备,字玄德,从军公孙瓒,领兵杀敌万余,颇有战功,望陛下给予封赏。”
    小皇帝闻言,朝公孙瓒道:“伯珪将军,可有此事?”
    公孙瓒出列道:“陛下,此乃我同门师弟,却有其实,战功显著。”
    此刻卢植也出列道:“陛下,此人曾求学于我,与公孙瓒皆是我门下弟子,品学兼优。”
    小皇帝一听,看了看何进,见何进点头,便朝张均道:“张大夫,依你看,此人如何封赏?”
    张均道:“按大汉律法;战功过万可封县丞。”
    小皇帝问了问何进道:“大将军,你来安排吧!”
    何进作揖回复道:“陛下放心,老臣自会安排。”
    之后是王朗等人述职,一天朝会便由此结束。朝会过后,夏烨想到了张钧口中的刘备,来到这个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