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彼得拉舍夫斯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往是丑态百出,在这其中,一位后来酷爱玉米的贫农的儿子,甚至到了喝到失禁的程度。
    虽然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俄国人钟爱这种烈酒,但米哈伊尔确实不太行,他充其量也就能喝上一点葡萄酒,更别说还是大早上了。
    总之,在米哈伊尔的坚持下,三人最终还是来到了一家咖啡馆,一方面再观察观察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还能喝点东西吃点东西。
    结果几人刚刚落座没多久,米哈伊尔正要将一点面包送进口中,一个突然响起的声音顿时就将他手中的面包震落在桌子上:
    “怎么没了?!上帝啊!他怎么好意思才连载这么一点东西的?”
    本以为只是孤例,结果很快就有人响应:
    “是《现代人》上面的那部长篇吗?要我说怎么会有连载这种形式?既然写了干脆就一下子全部放上来!这么点内容又够谁看呢?”
    “这部作品跟他之前的那些短篇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之前的短篇简洁有力,那么这次的无疑细腻了很多,不过目前看起来感觉还不错,我确实很想知道接下来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93、彼得拉舍夫斯基(第2/2页)
    “我准备向这家杂志写信了,看看这部长篇接下来到底会以怎样的篇幅连载,每一期要是太短的话我可不乐意,我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那还写什么信?直接去他们杂志办公的地方问问看不就好了?我知道他们杂志办公的地址,你们听我详细跟你们说说”
    “原来在这里,懂了!”
    “我本来就没什么耐心,况且这个故事是真让人火大,一位公爵,他拥有那样的头衔又有着那样的财富,为何就是要跟一位忠诚善良的管家过不去?”
    “所以那位死了之后无人问津的老人又跟故事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听着这些谈论声,本来还谈笑自若的米哈伊尔不自觉地往座椅的里面去了去,头也微微低了一点,之前认识他的人可能还很少,但自打在办公室接待了很多人后,那么米哈伊尔被人认出的概率真的已经大大增加。
    毕竟圣彼得堡也就这么大,而供那些爱好文学艺术的年轻人们交流的地方,也就那么些,真要被人认出来了可怎么办.
    “对了尼古拉。”想到了什么的米哈伊尔看向涅克拉索夫说道:“这几天我先在家里面工作,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你直接来找我就好了,我暂时就先不去出版社了。”
    “那么你的稿子什么时候交过来呢?”
    想了想自己看到的那部分,涅克拉索夫一时之间也感觉自己的心里痒痒的,于是情不自禁地开口问道:“米哈伊尔,你知道,因为要提前印刷的缘故,所以你的稿子最好现在就交给我,不然哪天耽误了印刷,影响了杂志的发行就不好了。”
    “是啊,没有完整的稿子我又该如何进行评论?”
    眼睛里闪着热烈的光芒的别林斯基也在此时开口说道:“这样我就不能将我对这部的完整想法告诉你了!而假如说只谈现在你给我的那部分的话,那么米哈伊尔,即便你已经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言论,但我还是想对你说,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天才。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一下子就从简洁有力的短篇,一下子就转向深沉厚重的长篇呢?而且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不成熟的地方,你仿佛才刚开始写这种篇幅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我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而你的这部,也一定会成为一把投向黑暗的匕首。
    在我们中间总是有很多先生还是对有些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事实上除却最彻底的行动,是不可能动摇有些人的心肠的。你的将会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一点。”
    米哈伊尔:“.”
    汗流浃背了老别
    见此情形,米哈伊尔示意身体不好的别林斯基不要那么激动的同时,对于他们想要的的剩下那一部分,米哈伊尔也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之所以拖到现在,其实还是因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部中有着相当一部分宗教救赎的思想。
    对此米哈伊尔其实能够理解,毕竟对于有些人来说,在长久地目睹黑暗的现实,又长久地看不到出路的时候,不对上帝抱有期望又该对谁抱有期望呢?
    更何况这还是宗教氛围相当浓厚的俄国。
    而后来的老陀和老托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则是因为他们虽然有自己的倾向,但也依旧在刻画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以及思想上的碰撞,并且深入进行了分享。
    但是对于米哈伊尔来说,能够理解也是建立在知晓前路的基础上,要让他在如今这个年代相信这种东西,肯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就当米哈伊尔继续跟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谈话的时候,此时此刻,在离他并不算太远的一条街道上,一位身材魁梧、看着宛如巨熊一样的男人正跟他的同伴走在大街上,以他的体格,就算是杂志在他手上也稍稍显得有点小。
    这自然就是跟米哈伊尔有一阵子没见过面的德米特里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米哈伊尔最近有点忙,而德米特里也并不悠闲,除却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同时,他最近也在频繁参加一个小组的聚会,并且如饥似渴般地学习一种他此前并未详细了解过的新思想。
    说起来在这样的聚会上,米哈伊尔中的某些片段经常被拿来引用,从而用以说明俄国中一直存在的某种现实。
    想到这里,德米特里就忍不住又看了看杂志上那个熟悉的名字,然后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朋友感到自豪。
    谁能想象一个不久前还穷困潦倒的大学生只用了这么一点时间,就成为了圣彼得堡文化界炙手可热的文学新星呢?
    而且德米特里总感觉要不了太久,他那年轻的朋友就能巩固住他在文化界的地位,而又有谁能想到一个暂时休学的大学生,一位年轻人能够成为文化界的权威人士呢?
    不过在为自己的朋友感到自豪的同时,德米特里也稍稍感到有些遗憾,毕竟他的朋友有时候确实是相当忙碌,再加上不能够在学校碰面,见面的机会当然又少了许多。
    要是米哈伊尔还在学校的话,他们估计将继续一起参加这个小组的聚会吧?
    以前的话米哈伊尔确实参加过几次,但还没等继续深入了解,就已经开始他的文学生涯了。
    也不知道他接下来到底有没有时间,到时候抽空再问问他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德米特里看向一旁的同伴问道:“伊里亚斯拉夫,彼得拉舍夫斯基先生那里最近又有聚会吗?”
    “当然。”
    德米特里的同伴回道:“依旧是老时间,星期五开始,估计还要几天呢。怎么了?”
    “或许我应该带我的一位朋友再来参加。”
    这个巨熊一样的男人挺起了胸膛:“而且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