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9章 制度开跑,谁来踩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509章制度开跑,谁来踩坑(第1/2页)
    组织口问:“你这图,出了事查不出人。”
    刘世衡答:“我这图,是让人少出事的。”
    书记没说话,但没点头。
    最后,是李冬生。
    他走上台,摊开那张图,没用讲稿,也没开投影。
    “这是我写的图。”
    “别人讲怎么跑,我讲出事后怎么救。”
    “责任图,讲的是人,不是流程。”
    “这每个红点,是我们农业系统曾经摔过的坑。”
    “我现在画出来,不是想秀伤疤,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摔过,才知道怎么画避坑图。”
    全场安静。
    书记拿过那张图,看了会,抬头问:“你这个图,可以推广吗?”
    李冬生答:“可以,但慢。”
    “我不敢说跑得快,但我敢说,不容易翻车。”
    书记点点头。
    “够了。”
    “这图,我批了。”
    ……
    会议结束。
    组织部文件出来:
    《制度主笔暂停名单:李冬生(农业系统)》。
    附注:图虽不新,逻辑可查,责任可归,制度可用。
    当天晚上,张伟把通知打印出来,贴在了农业系统调度中心会议室门上。
    他仰头笑了一句:
    “不是最快的跑赢了,是摔不死的站住了。”
    农业系统调度中心那间老会议室,今晚没开灯,桌上只亮着一盏落地台灯,光圈打在桌面的《制度主笔暂停名单》通知上。
    张伟手里还拎着啤酒罐,一口没喝,盯着那张纸看了五分钟。
    “咱……真成制度主笔了?”
    李冬生坐在一边,翻着前期调度数据,头都没抬:“暂停,先别飘。”
    “书记发的是试运行批文,不是正式确认。”
    “这批文背后,不是给你掌声,是给你锤子。”
    陈默忍不住笑了:“你这话说得真冷。”
    李冬生淡淡接了句:“制度图写出来容易,跑起来才叫真的考。”
    “尤其是,得看谁来踩这个坑。”
    张伟:“啥意思?”
    李冬生把文件往前一推,“书记不会真让我们按图纸就上。他等的,是有人跳出来说‘跑不通’,然后再看图里能不能反打回去。”
    “只有这样,这图才算站住。”
    ……
    果然,没几天,财政系统那边就出了动静。
    市财政局联合区财务办,出了一份《流程部署试用建议书》,点名三条意见:
    农业系统责任图太“厚”,部署周期预计需45个工作日,超出同类机制部署标准。
    封闭机制难以嫁接已有预算系统,建议改为“流通平台中转模式”。
    部分流程无挂账行为记录,建议推迟试运行时间,重新调配模块结构。
    张伟气的拍桌子:“这不就是明摆着想撤图?”
    李冬生不急,看完三条意见,反问一句:“你看哪条是真问题?”
    陈默看着文档,说:“第二条和第三条有水分,第一条部署周期,可能真是个问题。”
    “因为我们图里要实地跑流程,人工核查至少三轮。”
    李点点头:“所以我们不能回避。”
    “咱要亲自把这套流程,先跑一遍。”
    张伟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先给自己来一轮压力测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09章制度开跑,谁来踩坑(第2/2页)
    “对。”
    李冬生拍了拍桌子:“他们不是说部署周期长吗?那我们自己先挂一单账。”
    “用农业三期的种子调拨流程,先测一遍责任节点,看挂账→审批→确认→预算分配→到账→项目反馈,这套能不能顺下去。”
    “顺了,财政口就闭嘴。”
    “崩了,我们自己先修。”
    ……
    第二天,农业系统备案一份特殊流程试跑申请。
    调拨任务从市农业局调下,目标是江南村“秋种改良试点”。
    任务很小,预算只有三十万,但流程全走新机制,人工介入、节点记录、审批回溯、全链条追踪。
    书记办也收到了消息。
    书记王飞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秘书递上来的试跑报告,语气轻描淡写:
    “他这是自验图纸?”
    秘书:“是的,农业系统内部先挂账自查,不走宣传、不报喜,单纯做一遍测试。”
    王飞点头:“行。”
    “他们自己摔一跤,远比以后在会上被人撕了强。”
    秘书迟疑一下:“那……财政局那边意见怎么办?”
    “别理。”
    “图是谁批的,就由谁看着跑。”
    ……
    流程挂了三天,系统没出错,人出了问题。
    挂账节点那天,江南村项目承办人没回报材料。
    一问,才知道人压根不知道这流程怎么走。
    “我以为还是老法子,找熟人批两张单子就能走账。”
    “你这搞得跟省级拨款项目似的,我不会填啊。”
    张伟听完脸都绿了:“李市长,你这是挂自己啊?”
    李冬生没生气,反而说了句:“对,就是要看会挂哪。”
    “这就是组织系统最看重的点。”
    “我们这套机制,不是跑得快,是能识别谁跑不动。”
    “跑不动,不是系统问题,是人还没进机制。”
    ……
    最后,李冬生亲自跑了一趟江南村。
    半天时间,把流程拆成五段,带着承办人手把手走完每一步,从挂账申请填表到调拨单录入,再到区财政预审、系统流程追踪,全走一遍。
    “你看,”他在村口那张折叠桌前,“这张单子,挂了账,有编号、责任人、追溯码、流程节点、审批轨迹。”
    “这就是机制。”
    “制度图画出来不是看,是让你真干的时候,不用问人,翻流程就知道下一步干嘛。”
    村干部听得似懂非懂,但一个劲点头:“这回明白了,明白了。”
    ……
    第五天,农业系统交出试运行总结报告。
    标题很简单:
    《责任机制首轮压测报告》
    副标题:“一单挂账,一个流程,一个人管到底。”
    书记看完后一句话都没说,拿笔在报告封面上划了一道:
    “批复:继续试跑。”
    “下一轮,推到区一级系统。”
    ……
    而与此同时,财政局那边急了。
    他们发现,农业图虽然跑得慢,但一旦挂上了账,流程就锁的死。
    谁想插手改账、调拨、换供应商,全都要追节点责任人。
    也就是说——以前那种“变更预算再改回去”的路,彻底断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