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5章 敲山震虎,常委落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525章敲山震虎,常委落子(第1/2页)
    “你们说,他做得太快。”
    “可人民说——这个速度刚刚好。”
    “是你们不习惯,不是群众不接受。”
    ……
    然后,他话锋一转:
    “我知道现在机关里有些人,在搞联名信,在媒体上发些话,在试图给李冬生套个‘越权’的帽子。”
    “我也不拦。”
    “就当是民主监督。”
    “但从明天开始,组织部将派专项督导小组,进驻这几个声音集中的处室。”
    “看一看——是不是真有问题,还是只是不习惯被人查账。”
    ……
    这句话说完,常委会气氛彻底变了。
    几个副职脸上都僵住了。
    书记摁下最后一句:
    “我不怕李冬生犯错。”
    “我就怕机关里再出一批——只会阴阳怪气、不干实事的老油条。”
    “制度不动你,我动你。”
    ……
    那天晚上十点四十五,常委会结束。
    李冬生没去,他在办公室继续改那张图。
    但他知道,这场常委会,是书记给他下的一道“命”。
    从这一刻起,他再也不是改革试点的执行人。
    他,成了书记政治博弈的一张明牌。
    如果赢,书记是伯乐。
    如果输,他就是试验失败的代价。
    ……
    十一点,张伟送来一份文件,是人事任免通知草稿。
    其中一条写着:
    “拟调李冬生任组织部副部长,分管流程制度改革事务。”
    签字栏空着。
    李冬生看了好久,没动笔。
    只说了一句:
    “这个时候,升职不是好事。”
    张伟低声回了他一句:
    “可你不升,没人敢跟你。”
    “你不拿头衔,那些旧人只会觉得你一张图,不值一锤子。”
    ……
    李冬生没再说话,提笔签了字。
    他知道——这一步,不是他选的,是书记替他选的。
    但既然上了牌桌,就不能再退。
    哪怕下一局,是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
    周一一早,组织部调令正式下发。
    三名副处被“平调”至郊区基层单位挂职,时限半年,任务为“配合试点改革落实情况调研”。
    机关群顿时炸锅了。
    “这三人是老资历了,怎么说挂就挂?”
    “基层锻炼?别骗自己了,这不就是外派流放?”
    “李冬生这是动真格的了,连面子都不留。”
    ……
    张伟把群里截图甩给李冬生看,等着看热闹。
    李冬生却拿着红笔,在流程图上画了三道箭头,圈住“岗位回环”的区域:
    “我们不是要搞人。”
    “是要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一线决策。”
    “看过人,走过流程,做过表格,再回来你再说‘图纸没温度’。”
    “你不让他下去一次,他这辈子就活在‘惯例’里。”
    ……
    与此同时,书记也没闲着。
    他直接提议召开一场非正式常委小会,只请五人,不上正式记录。
    会场选在机关一栋旧办公楼的小会议室。
    书记到场开门见山:
    “我今天不谈制度,就问一句。”
    “现在系统在动,市里要不要配合?”
    ……
    宣传部长赵行没说话,先看了眼政法委书记梁文耀。
    梁文耀叹了口气:“要动可以,但得防后遗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25章敲山震虎,常委落子(第2/2页)
    “干部群体不是机器,不能说调就调,说试就试。”
    “李冬生动的是底层盘子,我们顶层要留个收口。”
    书记点了点头:
    “收口不是退路,是台阶。”
    “你们以为我真要靠一个副处把整个体系翻个底朝天?”
    “我当然要他撞,但我也会留绳子拽着。”
    ……
    他看向赵行:
    “老赵,你那边是不是也接到点‘言论管控’的呼声?”
    赵行笑了下:“不少老领导来电话,说现在机关的风气太锋利,干部说句话都得想三层意思。”
    书记点了根烟,语气平稳:
    “怕就对了。”
    “怕就不会乱说。”
    “这个阶段,就得锋利一点。”
    “制度不锋利,改不了人心。”
    “过两年风平浪静,再谈润物细无声。”
    ……
    会议最后,书记丢下一句:
    “这一次,不是我推李冬生。”
    “是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