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P>
“哦,在聊毛姆吗?”</P>
樱木老师忽然坐到浅间旁边,加入了话题。</P>
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浓密的头发和温和的笑意,让他一点班主任的样子都没有,又让人会想,这或许就是班主任该有的样子。</P>
“不是,是在聊英和讨厌的体育祭,连摸鱼都是一种煎熬。话说,樱木老师也讨厌体育祭吗?”</P>
不死川也加入了话题。</P>
“诶~樱木老师讨厌运动吗?看不出来哦。”</P>
“【对讨厌的人和事露出微笑,是一个成年人必须学会的恶心。】”</P>
“伊顿公学不是很崇尚体育竞技精神吗?”</P>
“唉,正是如此,偏见才无处不在。”</P>
懂了,黄种人被白人歧视,留学生涯有黑历史,所以樱木才对体育有抵触啊。</P>
“以老师的身体素质,想赢并不难吧。”</P>
“知道伊顿五人吗?戴手套拍壁球,我在这个项目上,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当然不是技术不行球打的。”</P>
“伊顿也有校园霸凌啊,种族歧视?”</P>
“也无关种族歧视,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强者对弱者,缺乏包容。”</P>
“那老师觉得是伊顿好一些,还是英和好一些呢?”</P>
“在自律、勤奋、自信、贵族礼仪和兴趣技能的培养方面确实是伊顿更好,你无法想象,为了保持老派贵族作风,你穿着礼服得拿着文件夹每天来回走8公里,领口的扣子一颗都不能松。”</P>
不死川好奇地问,</P>
“伊顿公学有那么大么?”</P>
“不是大,而是每节课你都得重新准备一个课件文件夹,然后像霍格沃茨的学生,往返各个神秘的教室之间。”</P>
“所以说,伊顿更好,这就是樱木老师的答案吗?”</P>
二见看着手机的数据说道,</P>
“应该是吧,网上好像有说,伊顿公学毕业生的名人和成功人士比率和数量是全球第一哦。”</P>
浅间摇摇头,</P>
“能进去的都是名人和成功人士之后,比起学校的功劳,家庭的功劳更大一些。”</P>
“浅间同学说的对。其实我的答案是,英和更好一些。伊顿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上流阶层,而英和是为了培养更好的人。固然英和有散漫之处,但是学生们的眼里都有自然的光,就像你一样,浅间。”</P>
我不是死鱼眼吗?您是怎么看出光来的?我眼镜上的反光?</P>
樱木继续说道,</P>
“过去伊顿的平民特招生比例是2%,现在是1%。英和的特招生过去是3%,现在是4.5%。英和不会为了所谓的高贵,去学一些平日用不上的语言和技能,也不会对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包庇纵容,以至于让其他学生寒心。”</P>
不死川笑道,</P>
“老师是在说哈里王子吧,柏木老师有说过他在伊顿的八卦哦~”</P>
樱木摇了摇头。</P>
浅间也摇了摇头,没有包庇吗?近卫难道不算?</P>
另外,听驹场说1000万赞助费交了就能上?这比起一年只招260人左右的伊顿没原则多了好不?</P>
但他同意樱木的观点,一个学校,需以培养人为目的,而不是让贵族框架秩序的延续,变成一个提前开展利益交换的场合。</P>
伊顿好不好他没钱没资格去读,并不知道,但东洋英和,他现在的评价是奇怪的好。</P>
如果拿一个日本人来比喻现在英和的教育环境,或许用村上春树能勉强对上吧。</P>
村上热爱马拉松,代表着英和重视体育;</P>
爱收藏来自世界的五花八门的t恤和无用之物,代表着英和对文化兼收并蓄;</P>
写《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代表着英和资产阶级上流贵族崽子们清新自然、轻盈浪漫,还有点矫情的青春生活;</P>
写《地下》《1q84》则是代表着英和追逐和谐、仁爱、公正,反对暴力、强权的价值观。</P>
这样一个学校,虽然是日本最顶级的贵族高中,却又没有那么纸醉金迷,相反,浅间在做恋爱咨询时,发现他接触的大部分人虽然有钱,但却并不物质。</P>
浅间这个不断推销商品的人,反而显得比他们物质的多。</P>
在英和学院,比起老师的影响,学生会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突出。</P>
这里走出了昭和时代的“废物”,平成时代的“猛男”,宽松世代的“卷王”,这届三年级的“体育强国”属性也格外明显。</P>
可以说,东洋英和历届学生会,和社会风气一直是相背而行的,在近50年,基本上是左倾的路子,和日本的社会政治风向并不一致。</P>
明明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日本上层建筑的投影,却反其道而行。</P>
真不知道这种反差,是源自日本人的“下克上”传统,还是这200年来,改良社会的雄心,才是东洋英和教育的真正目的。</P>
转念一想,明明这么多人反其道而行,国家却没有变得美好。</P>
或许真如《dc者手册》里说的,成为上层的他们,注意力都放在维持权力上了。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不能调动一定的资源,很多改革无从谈起。又或者是,他们自己尝到了新自由主义的甜头,不再愿对自己动刀。</P>
除了教育路线的奇怪,学生的属性也很奇怪。</P>
在浅间的眼里,近几届的学生会前辈们,在自由散漫之中,不乏对世界、对集体的责任感;营造公平公正之中,不乏对才能、梦想的鼓励;出身不凡却不耽于享乐。</P>
明明很多人都有着浅间所欣赏的特质,可是他们在正式成为日本社会的精英后,又像小石子投入大海,片刻水花后,消失无踪。</P>
不知道东大是个什么情况。</P>
没有延续性的环境,只能为身在其中者,造一个临时的美梦。</P>
比赛时间到,一年a班的15人走上了赛场。</P>
在和御行院临时讨论中,浅间给a班支了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