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第1/2页)
    林蔓在成功购置房产并获得港城身份证明后,马不停蹄地前往证券公司开户。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她每天都会前往证券公司,密切关注大盘走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结束一天的观察后,林蔓回到酒店,稍作休息便会从空间取出那本证券书,仔细研读。
    不仅如此,林蔓还特意准备了一本日记本,用来记录与股市相关的重要信息。
    她认真地将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1979年至1982年期间,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股市陷入低迷状态。
    1983年,港股遭遇暴跌,市场一片恐慌。
    1984年至1992年,日股迎来了大幅上涨的时期,投资者们赚得盆满钵满。
    1987年10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崩盘,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990年12月19日,海市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华国证券市场的新纪元。
    ……
    林蔓一边将这些重大事件逐一记录在本子上,一边仔细翻阅,同时还不忘查看自己在交易所记录的那几支股票这两天的数据分析情况。
    经过一番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林蔓最终下定决心购买三支股票,分别是一家地产公司的股票、一支影视公司的股票,还有就是制药公司的股票。
    黄金股和石油股她也准备买一些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她也要多买一些,这些股票都要等到股灾来临前抛售,然后最低价再捡起来。
    站在风口上,猪都被吹飞起来,要是她在股市还赚不到,那就是真的是猪。
    林蔓做了决定之后,第二天又跑去证券公司,她把买完房子账户里剩下的钱,全部转到证券账户上。
    买了三支港股做短线投资,又买了三支美股做长线投资,反正两个账号都是分开的。
    至于房子装修的钱,她打算从空间拿华币出来跟魏晁然他们兑换。
    接下来,林蔓天天跑证券公司,星期六日就跑中介公司打探各个区域房价。
    林蔓已经在港城待了整整20天,这期间她一直密切关注着自己手中的股票。
    她持有的三支短线股表现各异,其中一支涨幅高达45%,另一支也有37%的涨幅,而剩下的那一支则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截至今天甚至还下跌了5%。
    不过,林蔓并没有打算立刻卖出这支股票,她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除了短线股,林蔓还持有三支长线股。这些股票的价格同样起起伏伏,但林蔓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它们。毕竟,她原本就是打算长期持有这些股票。
    在卖掉那两支赚钱的短线股后,林蔓并没有闲着。
    她经过深思熟虑,又买入了两支新的股票。对于这两支股票,林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它们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持有一段时间。
    林蔓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卖了赚钱的短线股票,是因为她不知道下一次来港城会是什么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第2/2页)
    魏晁铮曾经告诉过她,几个月后他们家和另外一个公司将在鹏城再拿下一块土地,建商业圈。
    林蔓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她想到时候也跟过去去看看,是否有机会从中分一杯羹。
    孩子们都在京市,她不能长时间离开他们,不然她真的想在港城待久点,在股市多赚点钱。
    林蔓在离开港城前一天,魏晁铮魏晁然两兄弟又来找她吃饭。
    这时,林蔓突然想起,她这些年陆陆续续收购的虫草,至少有两千多斤,这些可都是钱啊。
    要是把这些都翻十来倍卖出去,她岂不是一次要赚几百万。
    聊天的时候,林蔓问魏晁铮,“魏先生,请问你有认识的熟人收购药材的么?”
    魏晁铮抬眸看向林蔓,“你要买药材还是卖药材?”
    “卖冬虫夏草,你们感兴趣吗?”
    “我们魏家没做药材生意,沈家好像专门做这个的。怎么,你有办法从内地带货到港城来吗?”魏晁铮严肃问道。
    林蔓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当然知道他说的办法肯定是走私。
    毕竟,如果走正常渠道进货,不仅税收高昂,而且手续繁琐得让人头疼。
    “这个你就别多问啦,”林蔓一脸神秘地说,“我跟你讲,我说的货其实就在港城呢。而且,这货的价格可比药材批发给你们的价格要便宜一些,你们要不要?”
    魏晁铮心里暗暗嘀咕,这个女人可真是不简单啊!
    她才刚来港城没多久,对这里的一切竟然如此熟悉,就连说的白话都跟本地人一样地道。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刚来港城不久,对股市行情也分析的头头是道。
    现在,她手里还有一批,从内地运过来的珍贵药材。
    魏晁铮越想越觉得眼前的美女,浑身透着古怪,但具体是哪里古怪呢?
    他一时之间还真说不上来。毕竟,对于她所说的每一件事情,她都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比如说她会说白话这件事吧,她说是因为她在军区的时候,有一家人是南方人,而她自己又很有语言天赋,所以白话是跟那家人学的。
    至于对港城的熟悉程度嘛,她则解释说是通过去中介和看电视新闻打探来的信息。
    “你手里有多少冬虫夏草,你打算给我们什么价格?现在虫草价格年年上涨,一天一个价格…”
    林蔓也跟着感叹,“是啊,物价飞速上涨,特别是你们港城,我们内地倒还好。”
    “你们内地虫草才几百块一斤吧?卖到我们港城一两千,现在顶级虫草珍宝阁都差不多卖到三千块了。”
    “嗯,是吧,原来虫草这么贵呀?”林蔓笑呵呵说道。
    发了,发了…
    这么说来,这些年她收购的虫草岂不是要赚翻十几倍,那她到底可以赚多少钱啊?哎呀,这下她真的算不清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