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石破天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卷子是谁的?”李世民黑着脸问道。
    房玄龄翻过试卷,脸色复杂道:
    “是程知节之子,程处默的。”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而是又拿起一张试卷,看了下去。
    这一次,李世民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面色复杂地叹了口气,便将试卷递给了房玄龄。
    下一刻,便见房玄龄脸色憋得涨红。
    只见试卷上,极为懒散地写着一行字。
    “关中缺粮,何不食肉?”
    在试卷的最下方,写着房遗爱三个字。
    见状,房玄龄顿时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陛下恕罪,臣教子无方,臣……”房玄龄连连告罪。
    李世民摆了摆手,又拿起了一份试卷。
    当看到试卷的那一刻,他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房玄龄余光瞥去,只见试卷上极为嚣张地写着一行字。
    “关中缺粮,我家有粮,就问你气不气?”
    落款的名字,赫然就是长孙冲。
    “想那无忌英明一世,怎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
    李世民头上青筋暴起,紧握双拳,最后全都化为了一声叹息。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在接连受到一连串打击后,李世民眼睛已经红了起来。
    难道说,这么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吗?
    偌大的弘文馆,竟没有一个可用之材?
    不过是篇策论罢了,京城如此多的青年才俊,竟愣是没有一个做得出来?
    那这大唐盛世,还有什么意义!
    百年之后,岂不是全要毁在这群小王八蛋的手里!
    房玄龄一脸担忧地看着李世民,欲言又止。
    往日里,他自有无数种办法开解对方。
    可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显得苍白无力。
    谁让自己儿子不争气呢!
    “罢了,玄龄,你把这些试卷拿去烧了吧,不看了,朕不想看了伤心……朕……”
    李世民越想越气,可旋即目光落在了手上的试卷上,整个人愣在了那里。
    只见试卷上,极为飘逸地写着几个大字。
    “关中无粮,可去洛阳……”
    “嘶!”
    看着手里的试卷,李世民心中大震,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试卷上的话,正合他的心意。
    历史上,移都就食的事情,最早起源于东汉。
    当时,汉献帝迁都许都,就是因为粮食不够。
    而隋朝从隋文帝算起,也有三次被迫于洛阳“乞讨”。
    移都就食之时,皇帝及众臣离开京师,到达东都。
    此时,洛阳就成为实际上的京都,而长安则成为陪都。
    当皇帝一行人在东都渡过难关,再返回长安,这时长安又恢复了首都的功能。
    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
    事实上,就算关中近来没有闹出灾荒,这移都就食之策,也势在必行。
    究其原因,是因为关中虽然号称沃野千里,实际上却不能充分提供朝廷百官的俸食之需。
    再加上水陆交通不甚便利,运转米谷亦颇困难,所以自隋唐以来,但凡关中遭遇天灾,便会陷入重度缺粮的困境。
    然而洛阳却是另一番景象。
    除了有著名的“天下第一大仓”——含嘉仓外,还有洛口仓、回洛仓、河阳仓等数个规模庞大的粮仓。
    而且洛阳地处天下之中,贯通南北东西,是天然的交通枢纽。
    这样一来,运转米谷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本是李世民与洛阳起家的长孙无忌,深思熟虑,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开,则是因为一旦就食进程开启,则会动一发而牵全身。
    毕竟牵涉朝廷百官、宫廷女眷,这可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再加上,新朝方立,人心未稳,这时候率领文武百官贸然离京,难免会流言四起,众说纷纭。
    可现在,如此机密的一件事情,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寥寥数语,当场点破。
    足可见,此人见识非同凡响!绝不简单!
    李世民连忙翻着试卷,寻找着答题者的名字。
    很快便表情精彩得愣在了那里。
    只见试卷结尾处,极为飘逸地留着一个名字。
    魏叔玉……
    看着这个名字,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当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