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英雄难过美人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53英雄难过美人关(第1/2页)
    诗曰: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充满夏日情趣的小诗出自于一位杀人狂魔高骈之手。高骈写诗云淡风轻,现实中却是杀人如麻。
    高骈祖籍渤海蓚县,出身于汉族名门-渤海高氏(东魏建立者高欢、东魏名将高傲曹、唐代诗人高适等都来自这个家族)。
    高骈爷爷是晚唐名将高崇文,曾凭借一己之力平定西川,荣封南平郡王。高骈本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诗文颇有造诣,书法超群,且熟读兵书,箭无虚发。
    高骈某日出行,听到空中雕鸣声声,一抬头,只见两只大雕展翼并飞,扑翅掠过,箭术娴熟的他说了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随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直指长空,双雕应声而落,众人大惊,欢呼声响遏行云,人称“落雕侍御”。
    一箭双雕,确实要有过硬的本领,这位射雕英雄,果然在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声名日隆,历任数镇节度使,验证了自己当初射雕时的预言。
    高骈作为武人,他破党项,退吐蕃,平安南,收交趾,战功累累。后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但他又喜好文学,有不少诗词传世,是晚唐举足轻重之人。高骈有诗一首《言怀》:
    恨乏平戎策,
    惭登拜将坛。
    手持金钺冷,
    身挂铁衣寒。
    主圣扶持易,
    恩深报效难。
    三边犹未静,
    何敢便休官。
    年轻时的高骈,在家国的感召之下,信奉祖辈留传的传统,满腔热血,南征北战,确有势不可挡、英气勃发的射雕雄心,在荒无人烟的边陲,一心平虏保国。
    但是在平定南诏后,因为与从前镇守成都的“突将”发生“俸禄”冲突,高骈竟然带人闯入这些“突将“家中,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襁褓中的婴儿,一个不留全部处死。一时间血流成河,哭声动天,仿佛人间地狱,惨不忍睹。一夜间竟然杀死数千人。
    后来黄巢兵起,直指长安,朝廷对身在扬州统兵,肩负宰相之职的高骈十分依赖,举国上下都希望他能出兵护国,扭转乾坤。高骈“下令将出师”。心腹毕师铎替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将军您现在功勋卓著,贼尚未平,而朝廷中已有口舌是非,一旦贼平,则有功高震主之嫌,何不坐山观虎斗,自求多福呢?
    黄巢军入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他不服朝廷节制,并未奉诏出兵,只是命其幕客新罗人崔致远作《檄黄巢文》,出兵至扬州东塘百余日,以虚张声势,此后又上表请唐僖宗巡幸江淮,被唐廷质疑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高骈的小心眼坏了大事。尽管朝廷对其“倚若长城”,奔送诏谕的使者相望于道。但他仍然拥兵不出。唐僖宗终于对这名大唐宿将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只得将都统的兵权移交给曾遭罢相的王铎,对高骈则进行加爵削权的冷处理。
    高骈一向瞧不上眼的王铎号召各镇诸侯讨伐流贼。中和三年四月,长安被官军收复。捷报传来,高骈顿感颜面尽失、威望一扫而光。
    高骈从此意志消沉,他在《写怀二首》中吐露心思:
    渔竿消日酒消愁,
    一醉忘情万事休。
    却恨韩彭兴汉室,
    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满西园月满池,
    笙歌摇曳画船移。
    如今暗与心相约,
    不动征旗动酒旗。
    高骈从此沉湎于崇道之术。他所信任的吕用之等人假意说他将归上清,羽化登仙,将高骈引入歧途。
    毕师铎原是黄巢大将,投降高骈后任淮南都知兵马使。毕师铎高大威猛无人可比,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扬州城内有一歌伎,名曰玉琴,这女子年方妙龄,长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毕师铎见玉琴美貌出众,歌舞俱佳,倍是心爱,包养于城中聚凤楼中。美女爱英雄,玉琴靠上毕师铎这样有权有势的武将,自然吃穿不愁,富贵自得。
    一日毕师铎来到玉琴住处,美人却坐在床边手帕遮容以泪洗面。毕师铎依偎在玉琴身旁问道:“爱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道:“将军莫问,贱妾已无颜再见将军。”说完哭泣不止。
    毕师铎一阵迟疑后问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负你了?”
    玉琴扭头哭道:“昨日那妖道吕用之来妾住处,说妾宅有狐妖侵扰,他要为妾驱魔。谁知道妖道所言驱魔,就是将妾奸污,所以妾无颜再见将军。”
    毕师铎闻言火冒三丈,怒摔花瓶骂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一边说一边往楼下走。玉琴拉住毕师铎问道:“将军要往哪里去?”
    毕师铎甩开玉琴怒道:“我当为爱妾杀此妖道,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