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登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游啊!不仅看风景,更看风景背后的人和故事!】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陆总和柳总,站在那座被火山半掩埋的城市里,会说些什么了。】
    就这样,他们第七次,也是真正意义上,无可辩驳的,连命运本身都为他们安排好了理由的最后一次,取消了国际航班。他们驱车前往冰岛南岸的码头,准备乘坐渡轮,前往那座孤悬于海外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火山岛。
    他们的韦斯特曼纳群岛之旅,从一场充满了海浪与海鸟的渡轮航行开始。
    当渡轮缓缓驶离大陆码头,向着那片在海雾中若隐若现的岛屿驶去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正踏上一艘开往神话世界的方舟。海面上,数不清的海鸟,包括海鹦、海鸥和塘鹅,在他们头顶盘旋。远处,几座奇形怪状的、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无人居住的小岛,从海中拔地而起。
    经过约四十分钟的航行,主岛赫马岛那独特的轮廓,便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红褐色的、完美的锥形火山——埃尔德菲尔,也就是那座在1973年喷发的火山。它的山体,紧紧地挨着小镇,仿佛一个沉默的、随时可能苏醒的巨人。
    渡轮缓缓驶入一个被巨大的、黑色的熔岩防波堤保护起来的港口。这个防波堤,正是当年岛民们用海水冷却岩浆流,成功保住的生命线。
    当他们踏上赫马岛的土地时,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与冰岛主岛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是一个纯粹的、以渔业为生的小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海洋气息。镇上的房子,色彩鲜艳,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曾经经历过巨大的灾难。但只要你一抬头,那座巨大的、黑色的火山,就会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怎样一片土地。
    他们入住的,是一家由本地家庭经营的温馨旅馆。旅馆的主人,是一位名叫英加的老奶奶,她正是1973年火山喷发的亲历者。
    他们的第一场“火山岛直播”,就在旅馆的客厅里,伴随着窗外独特的港口景色开启了。
    这一次,他们的穿着,朴素而又实用。陆沉穿着一件耐磨的冲锋衣,柳如烟则穿着那件陆沉送给她的、温暖的冰岛羊毛毛衣。他们的脸上,没有了游客的兴奋,多了一份对历史的探寻和对当地居民的敬意。
    标题也充满了对这段历史的敬佩——“与火山共存,向坚韧致敬!韦斯特曼纳群岛,一座从灰烬中崛起的城市!”
    第二天,他们将一整天的时间,都献给了那场改变了整座岛屿命运的火山喷发。
    上午,在英加老奶奶的建议下,他们开始了攀登埃尔德菲尔火山的徒步。
    山路完全是由疏松的、红黑色的火山渣构成的,走起来非常费力,踩一脚,陷半脚。但当他们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时,立刻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从山顶,可以360度俯瞰整个赫马岛的全景。一边,是色彩鲜艳的、宁静祥和的小镇和港口;而另一边,则是大片大片的、凝固的、如同黑色怪物般的熔岩区。新旧世界的边界,清晰可见。
    柳如烟甚至能看到,在熔岩区的边缘,一些房子的屋顶,还顽强地从黑色的熔岩下,露出一角。
    陆沉从地上挖开一小片火山渣,将手伸进去,惊奇地发现,地下的温度依然很高,甚至有些烫手。
    “太不可思议了,”他说,“这场喷发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但地球的余温,依然在这里传递着。这座火山,不是死的,它只是睡着了。”
    下午,他们来到了此行的核心——被誉为“北方庞贝”的埃尔德菲尔火山博物馆(Eldheimar)。
    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了巧思。它的核心,是一座在1973年被火山灰和熔岩完全掩埋的、真实的房屋。博物馆就是围绕着这座被完整挖掘出来的房屋而建的。
    当柳如-烟走进博物馆,看到那座被定格在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房子时,心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客厅的桌子上,还摆放着咖啡杯和杂志;厨房里,锅碗瓢盆散落一地;孩子的房间里,玩具还放在床边。所有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火山灰所覆盖,像一尊巨大的、充满了悲剧感的雕塑。
    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亲历者的口述录音和互动展品,完整地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和救援过程。柳如烟看到了岛民们如何在深夜,冒着生命危险,将港口里所有的渔船发动起来,将全岛居民安全撤离;她也看到了,救援人员们如何史无前例地,用巨大的水泵,抽取冰冷的海水,喷向滚烫的岩浆流,最终成功地阻止了岩浆堵塞港口,保住了小镇的经济命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4章登基(第2/2页)
    在博物馆的出口处,有一面照片墙,上面是灾难过后,回到岛上,参与家园重建的岛民们的笑脸。
    柳如烟看着那些照片,眼眶湿润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