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迁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女孩的淳朴与甜美。
    “哈喽,各位亲爱的‘云游’伙伴们,我们现在已经成功抵达——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陆沉对着镜头,笑容温和,背景是营地旁一片青翠的竹林和远处的黛色山峦,“这里的空气,都仿佛带着一丝泥土的芬芳和山泉的甘甜。”
    “是啊,感觉和景德镇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氛围。”柳如烟也笑着说道,她轻轻拂了拂额前的碎发,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喜爱,“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淳朴,让人感觉心灵都得到了净化。”
    【欢迎陆总柳总来到我们美丽的婺源!】
    【柳总今天这身打扮太有田园气息了!陆总也好帅!今天是最接地气的一对!】
    【婺源欢迎你!这里的古村与田园,等你们慢慢品味!】
    【第一站准备去哪个古村落?江湾吗?还是李坑?】
    “没错,来到婺源,怎能不去探访那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古老村落?”陆沉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早已烂熟于心的攻略,“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我们营地附近的,也是婺源唯一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湾!”
    江湾?!
    听到这个名字,直播间的观众们,无论是否了解婺源,都瞬间被这个名字所蕴含的文化分量所吸引。这可是古徽州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故里。
    【江湾!太期待了!想看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
    【伟人故里!文化名村!期待陆总柳总带我们感受江湾的人文底蕴!】
    【去古村落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哦,不要随意刻画。】
    他们步行前往江湾古村。村口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上书“江湾”二字,气势不凡。走进村内,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两岸是鳞次栉比的徽派古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飞檐翘角,充满了浓郁的古徽州韵味。
    “哇!这就是徽派建筑吗?太……太漂亮了!太有特色了!”柳如烟站在小桥上,看着两岸那错落有致的古民居,被那份独特的建筑之美深深吸引。
    “是啊,‘粉墙黛瓦马头墙,肥梁瘦柱内天井’,这便是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征。”陆沉也被这古朴典雅的村落风貌所打动,心中充满了对古人审美情趣的赞叹。
    【江湾古村!太美了!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那些徽派建筑太有味道了,每一栋都像艺术品!】
    【柳总的表情就是我此刻的心情!除了美,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他们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慢慢地在村内穿行。巷道两旁,不时能看到一些古老的祠堂、书院和名人故居,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他们参观了江湾最大的祠堂——萧江宗祠。祠堂规模宏大,雕梁画栋,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柳如烟仔细地欣赏着那些精美的雕刻,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
    “陆沉你看,这些木雕上的图案都好生动啊,有人物故事,有花鸟鱼虫,太厉害了!”她小声地对陆沉说道。
    “嗯,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瑰宝。”陆沉解释道。
    【萧江宗祠!太壮观了!那些雕刻太精美了!】
    【徽州三雕!名不虚传!古人的技艺真是太高超了!】
    【陆总懂得好多啊!又给我们科普了!】
    他们还参观了江湾的“一府六院”等古宅,感受了当年大户人家的生活气息和建筑格局。那些高高的马头墙,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起到了防火的作用;那些幽深的天井,则起到了采光、通风和聚水的功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
    “原来这些徽派建筑的设计,都这么有讲究啊!”柳如烟听着导游的讲解,对古人的智慧充满了敬佩。
    从江湾古村出来,已经是中午了。他们并没有急着去吃饭,而是在村口的一家小店,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清明粿。
    清明粿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制作而成,里面包裹着咸香的馅料(通常是春笋、腊肉、豆腐干等),外形像饺子,但颜色是翠绿的,散发着淡淡的艾草清香。
    “这个清明粿好好吃啊!外皮软糯,馅料鲜香,还有一股淡淡的艾草味,好特别!”柳如烟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嗯,清明粿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传统美食,很有地方特色。”陆沉也点头称赞。
    【清明粿!看起来好好吃!绿油油的,好有春天的感觉!】
    【柳总又开启吃货模式了!可爱!】
    【感觉婺源的小吃都好淳朴,好有妈妈的味道!】
    下午,他们前往了另一个著名的古村落——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村内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