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交错的奇妙观感。
“把一整座神庙搬进博物馆里,也只有美国人能干得出来了。”柳如烟惊叹于这手笔之大。
接着,他们去往欧洲绘画馆,在那里,他们亲眼看到了梵高的《麦田与丝柏树》、莫奈的《睡莲》、伦勃朗的自画像……这些以往只能在画册上看到的传世名作,此刻就静静地挂在墙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7章亡灵节(第2/2页)
柳如烟站在梵高那幅笔触狂放、色彩激烈的画面前,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内心那炙热而又痛苦的情感。
“艺术是共通的语言。”她轻声说,“它能跨越时间和国界,直接触动人的灵魂。”
【TheMet!艺术爱好者的天堂啊!】
【丹铎神庙!太壮观了!感觉像穿越了!】
【能亲眼看到梵高和莫奈的真迹,此生无憾了!】
一天的行程,让他们感受到了纽约的静谧与深度,与第一晚的喧嚣和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天,他们前往曼哈顿下城,去探寻这座城市的权力与记忆。
上午,他们来到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街道狭窄,两旁高楼林立,阳光很难照射进来,给人一种压抑而严肃的感觉。他们看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那挂着巨大美国国旗的古典建筑,也看到了联邦大厅前华盛顿宣誓就任第一任总统的雕像。
当然,最吸引游客的,还是那尊象征着“力量和勇气”的华尔街铜牛。无数游客排着队,抚摸着铜牛,希望能沾上一点财运。
“这里的空气,都充满了金钱和欲望的味道。”柳如烟看着那些步履匆匆、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感慨道,“这里的一个喷嚏,可能都会影响全球的经济。”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陆沉说,“它和华盛顿的政治权力一样,共同塑造着当今世界。但在这里,一切都更直接,更赤裸。”
然而,就在这个象征着财富与力量的地方不远处,却坐落着纽约最沉重的一处记忆——9/11国家纪念博物馆。
当他们走进纪念广场时,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原本世贸双子塔所在的地方,变成了两个巨大的方形下沉式瀑布——“反思池”。水流从四周不断地倾泻而下,汇入中心的黑洞,仿佛永远流不尽的眼泪。瀑布四周的青铜板上,镌刻着近三千名遇难者的名字。
柳如-烟用手轻轻抚过那些冰冷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一段戛然而止的人生。她看到有人在特定的名字上,插上了一朵白玫瑰或一面小小的美国国旗。无声的悼念,却有着最强大的力量。
广场上,还有一棵被称为“幸存者之树”(SUrvivOrTree)的梨树。它在恐怖袭击中被严重损毁,只剩下一段焦黑的残根。但经过人们的精心照料,它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春天还会开出满树的白花。
“这棵树,就像纽约一样。”陆沉看着那棵顽强的梨树,轻声说道,“经历过巨大的创伤,但却以惊人的韧性,重新站了起来,并且活得比以前更坚韧。”
柳如烟的眼眶湿润了。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伤痛,以及它那份不屈的、向死而生的勇气。
【9/11纪念馆……看哭了……愿逝者安息,世界和平。】
【幸存者之树,太有象征意义了。生命的顽强,城市的韧性。】
【从华尔街的喧嚣到纪念馆的沉静,这对比太强烈了,让人思考很多。】
离开纪念馆时,他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纽约,这座光鲜亮丽的城市,向他们展示了它最脆弱、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转换心情,也为了去探寻“美国梦”的源头,第四天,他们乘坐渡轮,前往自由岛和埃利斯岛。
当渡轮缓缓驶离码头,整个曼哈顿下城的壮丽天际线,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柳如烟站在甲板上,海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她看着那片钢铁丛林,心中充满了感慨。
很快,那尊举世闻名的、绿色的自由女神像,便出现在视野中,并且越来越清晰。
当她真正站在女神像的脚下,仰望那张庄严而又慈祥的面庞,以及她高高举起的火炬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
“她比照片和电影里看到的,要宏伟得多。”柳如烟说。
“她不仅仅是一座雕像,”陆沉解释道,“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她是千百万移民,漂洋过海,抵达新大陆时,看到的第一个景象。她代表着希望、自由和开启新生活的可能。她就是‘美国梦’的化身。”
随后,他们又去了旁边的埃利斯岛,参观了移民博物馆。这里曾是美国最主要的移民入境处,记录了无数个家庭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追寻梦想的故事。他们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听着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口述历史,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些新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