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若是如此,何不早些罢黜我,改立魏王为储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9章若是如此,何不早些罢黜我,改立魏王为储君!(第1/2页)
    太极殿内。
    与始皇、武帝忙于政务不同,李世民没有急于着手国事变动。
    毕竟目前大唐并无大患。
    真正棘手的,只剩太子的继承问题。
    废立之间,李世民始终难以下定论。
    他曾犹豫万分,却迟迟未能果决。
    但看完天幕展示的视频后,李世民内心再度动摇。
    或许,承乾仍有继续担任太子的可能。
    “你们觉得……朕是否应和承乾坦诚谈一谈?”
    他压低了声音,向身旁众臣询问。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相互望了一眼。
    随后,房玄龄发声道:
    “若陛下能与太子重归父子情谊,实乃上策。”
    “此前,臣也未曾赞同废储之议。”
    “………”
    房玄龄心中所愿,乃是避免更换太子。
    若实在要动,那便要提防太子因失势而起异心。
    历朝历代,太子之位关乎国之根本。
    一旦决定储君之位,权力格局便已形成。
    若轻率更易,势必牵连甚广。
    即便太子本无二心,也难保事态不会激化。
    “嗯。”
    李世民轻轻点首,心中已有计较。
    他也下定决心,要与承乾摊开说明。
    ……
    东宫。
    李承乾坐于殿中,神色低沉。
    他相信父皇已知他谋反的心思。
    那么此刻,父皇必正在与群臣商讨,如何裁断此事。
    是立刻废黜,还是另有打算?
    他不得而知。
    “最终父皇选了稚奴为继承者。”
    “难道真会将我逐出东宫,让稚奴接任?”
    他默默揣度着父皇的心思。
    昔日他与李泰争锋,最后却便宜了稚奴。
    尽管李泰也未能成为太子,但这让他内心稍感安慰。
    不管你再怎么讨好父皇,太子的位置你依然无缘。
    “唉……”
    终究千般思绪,凝为一声低叹,回荡在宫殿之中。
    ……
    大明。
    众多皇帝中,唯有朱元璋尚未有所行动。
    始皇、武帝、太宗几位皇帝皆从天幕之中获得未来的信息。
    唯独老朱,毫无所得。
    他自然也无从做出任何前置安排。
    “那位弹幕颜色呈现幽黑的帝王,为何一句不说?”
    “也不知他是哪个年代的皇帝。”
    老朱望着天幕,略带愠怒地自语。
    “可能他是个性格严谨之主,对天幕之事过于慎重,所以才选择沉默。”
    朱标在旁推测道。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显出不快的神情。
    “也不知咱们朱家的天下,究竟能传几世几代。”
    “难不成要比汉唐还短?”
    他内心最在意的,就是这个疑问。
    “世上没有永不衰败的王朝。”
    “咱们朱氏江山,也不可能永久不衰。”
    “但只要每一代皇帝各尽其责,朝代自然能够长治久安。”
    朱标面对这个问题,心态更加平和。
    若说皇权可以千秋万代,那终究只是幻想美谈。
    强如盛唐,也难逃衰亡结局。
    “这番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只要后人都能安分守己,自然不会出岔子。”
    “我们这一辈人,绝不会出纰漏。”
    朱元璋对自己掌控的局面,还是挺有底气的。
    就那些奸佞小人,也不敢在他眼前翻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若是如此,何不早些罢黜我,改立魏王为储君!(第2/2页)
    至于朱标,日后必定是明君之资。
    接下来的事,就看允炆他们如何了。
    只可惜那雄英孩儿,命薄如纸。
    好在允炆这小子,也还算有几分本事。
    再往后的事情,那就是后人操心的了,自己也不可能插手!
    ……
    永乐时期。
    朱棣依然沉默如石。
    三位皇子安安分分地立在身侧。
    太子朱高炽似乎看出了朱棣的忐忑,于是轻声说道:
    “既然这天幕所列的是令人惋惜的太子。”
    “那懿文太子很可能赫然在榜。”
    “父皇不妨早点将此事告知太祖爷爷?”
    朱高炽明白,朱棣心里是在思量如何面对父皇朱元璋。
    与其讳莫如深,不如开诚布公。
    朱棣瞥了朱高炽一眼,久久无言。
    “现在就去说?”
    “你对你太祖父的性情,未必真正了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