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4章怎么?咱老朱家出了个手艺人?!(第1/2页)
大秦!
“区区一粒来历不明的红丸,竟送走了大明一位皇帝。”
秦始皇无奈地叹息。
在他眼中,明光宗朱常洛的死,几乎草率至极。
秦国历史上并非没有短命之君。
比如秦武王,因举鼎不慎被砸断腿骨而亡。
可与之相比,朱常洛的死更显荒唐。
不过是纵欲过度,染了病,结果被一个太监随意开药。
弄得上吐下泻,虚弱至极。
之后,他竟然仍不求太医,而是相信所谓的“红丸仙药”。
第一颗下肚,确实容光焕发。
怎奈第二颗服下,便立刻魂归黄泉。
“为君者需自律,切不可纵欲过度。”
“即便身有疾病,也该依仗真正的医家。”
秦始皇沉声告诫扶苏。
“谨记父皇教诲……”
扶苏点头,却忽然生出疑惑。
明朝太医院那般庸碌无能,杀皇帝似乎已成常事。
若真如此,朱常洛不去找太医,或许也是出于无奈?
……
汉武帝时期!
“有趣,实在有趣。”
“明光宗继位不过月余,便仓促陨落。”
“明朝之局,水深得连朕都心惊……”
汉武帝刘彻凝望天幕画面,神色逐渐变化。
起初并未察觉,但自嘉靖一朝后,种种诡异便接连发生。
嘉靖屡遭暗杀,行宫多次起火;
至万历,又有妖书案、廷杖案频发。
一桩桩一件件,皆显露出权力背后的暗流。
很显然,有股势力在与皇权抗衡。
更甚的是,这股势力本身也在相互厮杀。
在皇帝眼中,这便是“党争”。
朱常洛之死,绝非单纯病逝。
堂堂天子,竟被当作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汉武帝愈发坚信自己的推断:
后续的大明诸帝,恐怕都死得不正常。
除了嘉靖与万历。
嘉靖早早避居西苑,幕后操控,坐享安全。
万历则更为极端。
所谓“制衡”?
根本就是彻底摆烂!
除非涉及战争与钱财,其余政务统统置之不理。
直到晚年萨尔浒之败,万历才不得不勤于批阅军务。
虽奏疏依旧大量留中,但凡与兵事相关,他必定亲批。
摆烂归摆烂,军国大事他终究心中有数。
毕竟,祖宗基业,容不得半点轻慢。
可惜万历刚刚恢复勤政没多久,就匆匆谢世。
若是他能早十年离世,或晚十年去世,辽东局势或许都会截然不同!
万历驾崩后,明光宗朱常洛急急继位,好不容易熬到出头。
怎奈这位中年皇帝尚未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因一颗红丸命丧黄泉,草草收场。
太子刘据忍不住叹息。
“大明诸帝……竟无一人得善终!”
此言发自肺腑。
迄今为止,已出现的大明皇帝,可谓死法千奇百怪。
最后那位崇祯,更是以自缢东南枝收场。
……
贞观时期!
“大明的宫廷,比咱们想象中,还要复杂。”
李世民摇头感慨。
皇帝竟能因服错药而殒命,这算什么荒唐事?
更离谱的是,这种情况在大明还不止一次,而是连连发生!
太医院的御医治死了皇帝,竟然还能安然终老,毫无追责?
此言一出,殿中寂然无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只是互相对视,却都未曾开口。
大明的水,太深了,他们根本无法看透。
【明熹宗·朱由校】
【外号:木匠皇帝!】
朱常洛之后,天幕再次显现新一位大明皇帝的外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怎么?咱老朱家出了个手艺人?!(第2/2页)
众帝王一扫便明白,这朱由校竟是位痴迷木工的皇帝。
群雄低头沉吟,顿觉熟悉。
很快便有人回忆起,元朝末代君主元顺帝,不也是沉迷木作?
倒真不知朱由校与元顺帝,谁的手艺更高明。
……
洪武时期!
老朱仍沉浸在恼怒之中。
一见到后代被冠以“木匠皇帝”的外号,顿时气得不打一处来。
“木匠皇帝?!”
“咱老朱家出了个手艺人?!”
老朱怒指天幕,环顾群臣冷笑。
自然没人敢应声。
这种时候,唯有朱标敢接话。
“父皇,光凭外号不足以下定论,还需静观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