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只有李承乾这个嫡长太子,以及青雀和稚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章只有李承乾这个嫡长太子,以及青雀和稚奴!!(第1/2页)
    我的太子地位,是真到了悬崖边上了。
    “清君侧……”
    李承乾冥思苦想。
    可父皇身边竟无奸臣之流……
    “既然不能诛奸佞,那我能不能除……”
    李承乾目光骤然一凝。
    他之所以陷入危局,不就是因为魏王得宠吗?!
    自己无奸可杀,难道兄弟也不能动?
    父皇膝下虽子嗣众多,可有资格问鼎者,不过三人!
    只有李承乾这个嫡长太子,以及青雀和稚奴!
    他们三人,皆为长孙皇后所出!
    若将青雀、稚奴一并除去。
    那皇位之争,不就落在他身上了吗?
    何况父皇不也是这么走上帝位的?
    将长兄和四弟除名,自己登基称帝!
    “我这个主意,会不会太激进了?”
    李承乾重重吸了一口气。
    ……
    洪武时期。
    朱元璋同朱标、诸皇子与朝臣,一同看完了改编后的刘据之事。
    “老夫就说嘛,父子之间哪用弄到那种地步。”
    “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不过是彼此不明对方心意罢了。”
    “若能说清,其实也就一场误会。”
    “………”
    朱元璋对汉武帝的布局表示敬意。
    为了儿子的未来,真能狠下心来铲除障碍。
    但他随即转念一想。
    也亏得朱标镇得住那些朝中文臣与淮西猛将。
    若他的继承人扛不起这个担子……
    朱元璋心头冷哼一声。
    怕是他也会毫不犹豫挥下屠刀,为太子开路,好叫其安稳登基。
    免得一朝君位,却掣肘四起。
    “父皇所言极是。”
    “父和子之间,应无话不可讲。”
    “只是汉武帝做得,未免太过。”
    朱标对武帝之举略感苛烈。
    原本几个人头的事,却非要掀起腥风血雨。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那是武帝对形势失了掌控。
    若当初布好棋局,也许杀几个家族,便可安抚众议。
    哪至于巫蛊风波让几万百姓枉死。
    朱标不禁叹息摇头。
    而旁边的朱棣等皇子,神情显得无所谓。
    毕竟皇位之争跟他们关系不大。
    再说了。
    皇兄和父皇关系那叫一个铁。
    怎么会像汉武帝父子那样分裂反目?
    他们这些弟弟,踏实做个王爷也挺好。
    朱元璋目光一扫,见诸皇子沉默无语,脸色一沉:
    “你们怎么都不作声?”
    众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仍无人应对。
    最后还是朱棣挺身开口:
    “汉武之事固可为鉴,但绝不会出现在父皇和大哥之间。”
    “这点上,武帝不如咱父皇。”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欣慰笑意。
    ……
    永乐时期。
    朱棣揣摩着“父子互不相知”这几个字的分量。
    汉武始终以为刘据是个软蛋。
    但那刘据,不过外柔内刚,实则承继了武帝的刚烈!
    所以在遭江充、苏文陷害时,立马揭竿而起。
    改编后的刘据做得更干脆利落。
    识破其中政治玄机,以雷霆之势清除奸佞,并亲自面圣,一举化解风波!
    朱棣抬眸望向自己的三个儿子。
    他真的了解他们吗?
    他首先望向大儿子朱高炽那肥胖臃肿的身形。
    朱高炽的确体质虚弱,未能继承他的武艺。
    不过,这小子在处理政务上却颇有手段,治理国家井然有序。
    可会不会……
    他外表仁厚,实则心思深沉、颇有算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只有李承乾这个嫡长太子,以及青雀和稚奴!!(第2/2页)
    自己是否太轻看了他?
    朱棣对朱高炽能否顺利承继皇位始终心怀忧虑。
    可朱高炽身为太子已有二十载,其势力稳扎稳打,党羽满朝。
    此人的根基,其实并不容小看!
    也许,他和当年的武皇一样,顾虑根本就是多余。
    随后,朱棣把视线转到了次子汉王朱高煦身上。
    这孩子像极了自己。
    战阵之中英勇无畏,性情如火,是几个儿子中最像自己的人。
    若让老大登基,老二势必不甘。
    朱棣对此毫无疑问。
    他之所以未立高煦为太子,也不是没有深思熟虑。
    首要之处,乃是遵循嫡长子继承之制。
    立长为储,从法理上讲,合情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